万 磊
(国家电投集团江西电力有限公司新昌发电分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0)
引言安全风险管理是建立双重预警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对发电厂实施先进管理、源头管控,促进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通过有效实施双重防控制度,能够大大提高电力企业辨识不安全因素的能力,防范重大事故隐患发生,有效提升电厂的安全生产水平。
1 电厂电气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是整个电厂管理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电气系统的安全运作又是保障整个电厂安全运转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须更加重视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当前,由于国家各类技术装备的不断更新,在对电气设备装置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装备,可以代替部分人员劳作,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资,从而有效改善了电厂的总体安全性能,并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电厂电气的高效平稳运转是实现安全管控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开展实际管理运营的过程中,就必须重视对电厂电气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引入国际领先的新科技,做好对电厂发电机的维护管理工作,保证各个生产环节的安全,实现企业安全、稳定发展。
2 电厂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中的常见问题2.1 管理规范不统一、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规范不系统、制度不完善,是当前电厂安全运营管理问题中最为普遍的现象之一,众所周知,电站热力和设备的运营管理,统一的制度是确保安全运营的基础。但目前大部分电站普遍尚未形成健全的热力和电气设备管理体系,基础资料也不够细致全面,这就造成了热力和设备的运营管理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与此同时,由于部分工厂管理人员并没有对电力设备管理制度的建设予以足够的关注,出现了管理的具体职责内容和工作过程不清楚(如图1所示)、与热力和设备管理与维修有关的安全技术手段也不完善,无疑又增加了电厂设备体制管理的复杂性。
图1 安全运行管理常见问题
2.2 设备关联数据缺失、信息共享不准确在对热力与设备实施安全运营管理保障的过程中,为确保各项操作的准确度与时效性,维修管理的实施通常是根据设备传送的更新信息进行的。但是,就目前许多工厂的实际运行状况而言,设备传输数据没有进行更新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造成了维修管理发生误差。与此同时,设备数据共享信息不完整的状况也相当普遍。目前,水电站热力和设备控制系统都是由多个机械设备相连而成的一个整体,各个独立的设备部分之间都有不同的数据信息,而个别机械设备内部的数据信息还无法进行数据共享,这就造成了工程人员在维护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无法整体了解整个控制系统中各设备部分的详细情况,导致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时间延迟,造成某些机械设备故障。
3 在电厂安全管理中构建双重防范体系3.1 采取正确的危险源识别、危险性分级方案和控制措施风险识别方法建议采用日常工作风险分析方法(JHA)和安全列表分析方法(SCL),可对每日各项工作进行日常工作风险分析,确定在各个日常工作阶段中隐藏的危险性。安全检查表分析可以应用于运输设备、设施、生产车间以及过程中的风险分类,并且可以把静态对象运用在检查项目上,而不是活动。二者能够互补。目前最常见的风险分类方式有风险矩阵评价方式(LS)和控制条件风险评价方式(LEC)。确定危险性因素后,再按照风险识别方式进行分类,并提出管理对策。风险管理措施可分为技术措施、监督管理措施、教育训练措施、个人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措施。
3.2 建立动态风险管控模式开发新装置、运用新技术,进行动态风险管理。结合隐患调查处理,检测发电机装置的安全特性,有效预测并减少发电机的不安全影响。对已经变化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评估,提出控制措施。设置安全生产风险动态管控体系、智能统计、检测、分类与预警制度,从而在每个层级实现全方位的动态监测[1-2]。
3.3 建立安全风险管控制度设备运营安全管理工作责任体制的构建,主要从如下方面着手:一是把电厂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职责明确,设定为单独的管理机关,进而建立规范的电气设备安全性运营管理体系,实施安全管理责任人制度,发生重大设备运营责任事故直接找事故责任人。二是电气设备安全性运营管理要和工厂的总体业绩考核工作紧密结合,把对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运营管理所产生的效益和损失分摊到每个员工,在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增强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并促使其以认真严肃的工作态度和科学规范的方法,完成工厂的安全性运营管理[3]。
3.4 建立国家安全防火墙,加大人员培训力度为了更加有效地规避安全风险,电厂员工应全面了解风防火墙技能和数字加密等技能要求,提升管理队伍的总体质量水准。例如,某电厂技术人员在锅炉设备电除尘工作过程中,派遣焊工智某进行操作,由于在工作流程中偏离了安全性防护原则,智某私自走向亮度不足的锅炉设备烟筒,锅炉设备烟囱因缺少安全装置,导致智某从烟筒坠落、身亡。因此,每个员工都应吸这取血的教训,进行安全风险预防控制,积极参与管理培训,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5 加强安全风险防范过程监管对发电厂工作中出现的安全性经营风险,按照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安全性风险预防,并贯穿生产的全部流程。要强化政府对安全性风险防范工作全过程的监管,对生产安全工作开展全面监测、检测、指导和考核,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营建良好的安全管理气氛。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全方位监督与管控,确保信息体系与应用程序之间的稳定性,迅速解决发生的问题,最大程度地减小系统的信息安全经营风险[4]。如图2所示,通过加强工程师站的信息安全风险管控,可以做到对火力发电厂信息安全经营风险的高效管理,同时保证了信息安全。
图2 信息安全风险管控
4 结语发电厂在工业生产活动时受客观因素影响,极易形成安全生产风险,若得不到及时处理,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和伤亡。因此,要采用最尖端的技术设备与有效的手段,避免安全风险的出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发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