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08年,笔者进行了青石山地元丰核桃丰产栽培技术试验。试验园设在大羊乡东海子村,该园为丘陵山地砂壤土,土层厚度80cm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0.7%。该地年平均气温13.4℃,年日照时数2474.2小时,年均降水量640mm,无霜期199天。试验园面积3hm2,主栽品种元丰,授粉品种为香玲和少量鲁光,配置比例为4:1,南北行向,株行距4m×5m。2001年3月上旬定植,定植后第3年结果,为尽快扩大树冠,不留或少留果。第4—8年每666.7m2产量分别为52、135、t60、188、205kg,平均年产量148kg。
2001年春,定植前1个月挖营养沟,沟宽1m、深60~80cm,每666.7m。施圈肥、厩肥、人粪尿沤肥及腐熟的鸡粪等有机肥共3000—4000kg,并混施复合肥或果树专用肥50kg及铡碎的麦秸、玉米秸等共1000~2000kg,与表土混匀后回填,然后回填心土,灌透水沉实。选根系发达、1cm以上、高80cm左右、定干带内有4~5个饱满芽的壮苗在沟内挖穴定植。并将苗木行培出1.2m宽的灌水畦,灌透水,土表晾干后,每株覆盖1m2的地膜保墒。
采果后至落叶前每666.7m2施腐熟的圈肥、厩肥、饼肥、人粪尿沤肥、鸡粪等有机肥4000~5000kg,并混施磷钾肥或果树专用肥50kg,条状沟施入,沟深40cm、长1..2~1.5m,每年更换开沟位置。定植1~3年幼树以追施氮肥为主,少量多次,配施磷钾肥,于3月下旬、4月下旬、6月下旬各追1次尿素,每株0.4~0.6kg,与土混匀后穴施;7月、8月下旬各追1次磷钾肥,每株1kg。第4年后,结果树每年追肥3次,第1次于3月上中旬发芽前,666.7m2施尿素20~30kg,人畜粪水等1500kg;第2次于6月下旬,施尿素40—50kg、硫酸钾30kg及过磷酸钙15kg;第3次于7月下旬,施复合肥或果树专用肥40~50kg。生长季节结合喷药叶面喷肥。萌芽前喷0.3%~0.5%的硫酸亚铁,花期喷0.2%~0.3%的硼砂,花后每隔15~20天喷1次0.3%的尿素加0.3%的磷酸二氢钾液,连喷3~4次。主要的灌水有4次:土壤封冻前灌封冻水,早春顶凌灌水,芽萌动期灌水和果实硬核期灌水。封冻水和早春顶凌灌水对防止枝条抽干,充实枝芽有明显的效果。核桃较抗旱,但极不耐涝,雨季应及时排水。
为避免伤流,修剪在采果后至落叶前进行,幼树在春季展叶后进行。适宜树形有主干疏层形和自然开心形,以主干疏层形为主。主干疏层形干高0.5~0.8m.主枝6~7个,分2~3层。基部3个主枝,每个主枝上选留3个侧枝。定植后四五年选留第2层主枝,每主枝上2—3个侧枝,树体高控制在3m左右。自然开心形有3个主枝,每个主枝上选留3—4个侧枝,整形期间注意调节各主枝间的平衡关系。幼树期(1,3年)修剪,根据树形要求,主枝选留40~50cm短截,一般发育枝留30~40cm短截;及时控制背后枝,疏除长势过强的背后枝,防止与主枝延长头竞争。徒长枝一般要疏除,有空间可利用的缓放,待分枝后回缩改造成结果枝组。结果期树修剪主要是保持各级骨干枝健壮生长,去弱留强,短截老枝,回缩结果枝组,及时疏除过密、并生及病虫枝,保持树冠通风透光。
危害核桃的病虫害主要有黑斑病、炭疽病、腐烂病、核桃举肢蛾、云斑天牛、桃蛀螟、核桃小吉丁虫、草履蚧等。防治方法:冬季刮除枝干上的翘皮、老粗皮,剪除病虫枝、弱枝、枯死枝及越冬虫茧,清除病僵果,清扫落叶,一并集中烧掉;生长季及时摘除病虫果集中烧掉;秋末枝干涂白,涂抹要均匀一致。萌芽前喷施3~5Be石硫合剂,生长季节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及时喷药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