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我国计算机通信技术使用和普及越来越广泛,这给国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捷。因此,如何利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国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先是简要叙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现状,随后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快速发展的原因,最后提出纳米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等未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现状;计算机未来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8)09-0105-02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comput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s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and popularized in China,which brings great convenience to the peoples life and work. Therefore,how to use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provide a better quality of life for the people become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first briefly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d then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lly,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uch as nanometer computer,photon computer,quantum computer and biological computer is presented.
Keywords: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mputer application status;computer development trend
0 引 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的落实,我国有关部门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国民综合素养的培育层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改变国民生活的重要方式,在国民生活领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本文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现状为写作的切入点,随后简要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正在向更深度的方向发展、更宽阔的维度发展等发展方向,最后重点探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现状
第一,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呈现飞速发展的局面,电子设备价格地普遍降低使计算机成为国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计算机设备与科学信息技术的普及不仅给国民信息数据的获取带来便捷,还极大限度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第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与运用,使一些大型企业逐渐开始利用计算机设备进行办公,自动化工作模式的大力开展不仅有效提高了企业内部的办公效率,还使企业内部办公程序与办公流程变的更加标准与规范。计算机设备作为连接服务业、商业、工业等领域的桥梁与媒介,在提高工作人员工作专业化程度的同时还,有效地促进计算机相关产业的发展与进步,进而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生活需求;第三,计算机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与智能化工作技术的普及,逐渐改变了企业内部员工的分工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促使计算机相关产业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硬件设施的多样化与多元化也逐渐使计算机的功能变得更加强大。比如:计算机设备因其应用优势已经渐渐向家庭、医疗、生产、等应用方向发展,并不断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与进步;第四,计算机软件的不断更新与换代,为快速处理互联网中的大量数据提供保障,并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与具体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以减少用户进行数据信息查询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1]。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快速发展的原因
第一,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设备诞生于美国,由于技术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其具有运行速度慢、体积大等特点,故在当时,计算机设备并没有被人们广泛的推广与使用。等到70年代中后期,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推动了计算机设备的发展,且因其具有价格适中、系统完善等特点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并普及[2];第二,二战时期人们对信息技术更高的需求,加深了相关技术人员对计算机设备的研究速度。资源与资金的大力投入使得计算机设备得到迅猛的发展,使其体积逐渐缩小、运行速度不断加快、信息存储空间也在不断扩大;第三,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深使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频率逐渐增加,行业和国家之间的竞争间接地推动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在当今世界的发展格局下,国民逐渐将机制的选择与计算机设备的发展有机的结合再一起。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计算机设备得到了大力的发展;第四,计算机技术及相关设备的蓬勃发展,不断提升相关人员和科学家深入研究的兴趣与积极性。相关科研人员在计算机设备的研究与实验中获取了大量的设计灵感与设计理念,进一步推动来计算机设备的发展;第五,现有的计算机设备研究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计算机设备需求,对信息数据处理的需求有效地推动计算机相关科学理论知识的进步与发展;第六,计算机相关设备与科学理论不断革新的基础是实现信息的共享与交流。也就是国民出于对信息共享与交流的目的,不断对计算机设备进行创新与开发;充足的资金与技术支持,提高来计算机开发速度与质量[3]。
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方向
第一,随着计算机集成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速率变的越来越快,计算机技术逐渐向大规模集成芯片转变且被大范围的进行推广。基于提高计算机中央处理器运行速率与整体服务性能的宗旨,新式高性能的计算机设备逐渐被研发出来。一方面表现在,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可以提高各区域计算机设备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另外一方面,高效率的计算机信息数据处理方式,可使计算机之间的信息数据处理功能变得更加紧密。综上所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正在向更“高”的方向迈进;第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正在向更宽阔的维度发展。现在计算机已经成为国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家用电器、电子通讯、服务业等方面都被广泛的应用,并且对生活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第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正在向更深度的方向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已经逐渐与智能化管理密不可分,计算机技术通过对信息数据进行自动化管理,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更有优质与丰富的数据信息资源;将计算机的智能感知能力与思维逻辑能力进行结合,进而提升人际交流的功能[4]。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未来趋势
4.1 生物计算机的发展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我国计算机设备的相关研究人员逐步提出了发展生物计算机的设计与研究理念。但是由于相关研究人员对生物计算机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其研究成果较为缓慢。生物计算机的相关技术研究主要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所产生的蛋白质分子来制成生物电子芯片,并将生物电子芯片应用到计算机设备中。基于生物电子芯片的生物计算机设备通常是以波形的方式来进行信息和数据的传递与共享,它具有运行速度较快、能源消耗低、信息存储空间大等特点,这些特点也是未来计算机技术需要实现的目标与发展方向;与此同时,由于蛋白质分子具有较强的自我修复与还原能力,生物计算机可以对内部出现的故障问题进行自动还原,有效的提高了计算机设备的使用年限与使用效率[5]。
4.2 量子计算机的发展
量子计算机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式计算机发展理念。量子计算机是通过改变激光脉冲来重组由链状分子合成的聚合物,并通过开关的相互作用实现聚合物的移动与调控,使计算机可以对各种复杂的数据进行共享与传递。量子计算机的研制是在物理量子学的基础上,利用量子学的可逆性和叠加性原理对信息数据进行叠加共享与传递,逐渐扩大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存储空间,且量子计算机具有信息数据高速传播和高安全性等特点[6]。
4.3 光子计算机的发展
目前的科学研究表明,光是传播速度是最快的且传播范围最为广泛的物质。因此,将光作为计算机设备信息数据传播与共享的主要途径和媒介,可有效提高计算机设备处理信息数据的能力与效率。相比于传统的计算机设备,光子计算机的使用在数据传输方面不需要借助任何导线且在内部不会对信息数据进行相互干扰;光学计算机设备可在任何环境下使用,不受任何环境因素的干扰,具有较高的使用独立性[7]。
4.4 纳米计算机的使用
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给国民的生活带来较大便利,进而促使国民产生将计算机设备的开发创新与纳米技术的应用相结合。纳米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性能技术,它具有性能稳定的特点,且逐渐被应用到计算机的研发领域。利用纳米技术制作的计算机芯片不仅体系小,而且具有数据存储空间大的特点[8]。
5 结 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于国民综合素养的培育、多元化社会发展模式的构建、国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大力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不仅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宗旨的重要体现,还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刘易伦.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J].数字通信世界,2018(4):136.
[2] 赵方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影响 [J].中国科技投资,2018(2):296.
[3] 李尚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 [J].数码世界,2017(11):40.
[4] 王振铎,王征风,王倩,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J].微型电脑应用,2016,32(7):19-20+28.
[5] 唐伎玲,李念峰,李国琳.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群建设与实践 [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14):33-35.
[6] 王廷梅,李爱菊,刘琨.专升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创新与实践 [J].商情,2018(2):192.
[7] 王璐.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 [J].数码世界,2017(9):187.
[8] 范晨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探析 [J].数字化用户,2018(3):174.
作者简介:韩文明(1982.08-),男,汉族,河南项城人,成人教育处副主任,中专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计算机专业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