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炜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官地矿,山西 太原 030022)
1 煤炭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趋势自十八大以来,国家领导人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态势日益向好,煤炭企业也以“生态优先、保护优先”为导向,以全面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抓实抓细环保规章制度、环保项目手续、环保工程督导、环保隐患排查、污染排放监测和生态环境治理等六大环保领域。深入开展强基础、促减排、除隐患、创一流活动,协同推进减污降碳、节能降耗,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在蓝天、碧水和净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一定的成绩,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和环境治理水平明显提升,实现煤炭企业生态环境保护稳中向好[1-3]。
2 煤炭企业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管理问题当前我国的污染防治攻坚战由“坚决”转向“深入”,从齐抓共管构建生态环保大格局来看,煤炭企业的工作还有很大差距、很多不足。首先,绿色低碳的环保政治站位有待提高。在环保形势特别严峻的情况下,部分煤炭企业领导干部仍心存侥幸,未形成高压态势,这是部分煤炭企业干部思想上的不重视,行动上的不落实,结果上的不放心。其次,联动机制建设存在短板。政府部门对生态问题态度发生转变,目前已形成环保牵头、多部门协同执法督察,绿色低碳环保等工作在政治工作中的比重日益突出。然而,部分煤炭企业未能充分认识到生态环保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营、贷款融资等方面产生的联动效应,环境保护制度与其它制度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有待进一步加强,环保的管控工作已脱离单打独斗范畴,需要形成合力解决问题,从制度化实现流程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其次,煤炭企业污染防治设施精益化水平不足。部分煤炭企业在绿色低碳环保设施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维护管理不专业、运行投入无保障、设备自动化程度低等现象,污染防治设施发挥的作用不能保持稳定,污染物不能连续稳定达标排放,绿色低碳环保精益化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4]。
煤炭企业绿色低碳环保“三同时”落实不到位。一是在新、改、扩建项目在项目初步设计时期,对于绿色低碳环保专篇的编制仍不够全面,项目选址未充分考虑所在地生态保护红线等敏感目标,导致环评手续难以推进;二是部分项目存在“久试未验、批建不符、未验先投”问题,绿色低碳环保工程进度推进慢。近年来,部分环保工程存在施工进度慢、建成效果较差等问题,“钱没少花、事没做好”现象时有发生。部分煤炭企业的矿井排矸场取土手续未完善,取土方式不规范,取土后未及时采取防扬尘措施;在排矸作业中存在坡面过陡、矸石裸露、局部自燃等问题。部分单位还存在环保、节能、取水手续不完善,职责不明,对污染防治设施监管不到位,对环保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矿井未配备环保科和专职管理人员,污水厂委托运营单位专业程度低,相关手续和台账资料不健全,不具备环保管理现代化基础[5]。
3 煤炭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管理路径研究首先要从思想意识出发,贯彻国家领导人的生态文明思想,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能耗双控工作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认真贯彻国家、省市污染防治攻坚决策部署,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攻坚克难,进一步深化绿色低碳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核心管理决策机制。成立煤炭企业绿色低碳环保工作领导组,下发实施办法、实施方案及考核办法,精准对标环保一流企业,以精准提效、目标管控、靶向施策为核心,全面加强对各重点用能企业的考核评价,持续提升能效水平,形成长效节能管理机制,推进节能管理绿色低碳发展。在煤炭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绿色低碳发展组织的统一领导下,以目标为导向,强化思维变革、意识变革和模式变革,不断推动绿色低碳环保责任“法治化”“制度化”“本质化”三化建设,稳步提升环保精益化管理水平。
从政策上严格把控,严堵环保漏洞。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三线一单”和项目准入,全面贯彻“环保责任法治化”理念。积极推动煤炭企业重点项目及历史遗留问题的环保手续办理工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证照手续办理在建设项目中的前置约束作用。加大生态环境保护联合监察、专项督查、暗查暗访、动态检查力度,以铁的纪律和“零容忍”态度,严守环境安全底线,保障环境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碳排放管理是我国十四五乃至长时期内的一项重要工作事项,煤炭企业要组织成立了碳排放管理领导组,负责统筹协调推进公司碳排放工作,积极开展减污降碳措施,全面开展企业燃煤元素碳含量等数据的实测和碳排放核查工作。生态环保工作是“一把手”工程,煤炭企业必须严格“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提高政治敏感性,努力做好源头防控、过程严管、精准治污、严肃问责的环保监管机制。以“环境守法”为底线,主动对接各项新下发的环保政策及法规条例,提前谋划布局,稳步提高污染防治攻坚的主动性和超前性。在生产经营管理全流程和各系统各行业质量标准化体系中将环保列入考核内容,形成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工作责任体系,坚决做到“不环保不生产”。切实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煤炭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主体责任,机制上要实现上下协同、部门联动,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项目引领,全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目标落到实处。
科学强企、人才强企。坚持科学能用,实现信息化管理,强化智能管控。强化智能管控,着力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通过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立能耗“双控”预警制度,实行能耗在线监测大数据管理,提高节能管理效能。煤炭企业科研资金要大力支持绿色低碳环保节能类项目,强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协同合作,切实解决当前工作中存在的污染防治技术落后、节能降耗能效低等技术短板,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治污关键技术突破,形成较大规模科研成果,促进国内外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强企,实施低碳绿色环保人才战略。进一步加强煤炭企业环保和节能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煤炭企业可以举办技术比武、授课培训、专题讲座、节能宣传、管理培训等专业知识培训,持续提高专业化、职业化能力,打造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绿色低碳发展与生态环保“铁军”。切实加强队伍环保基础建设,以提升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岗位人员操作技能为重点,针对实际操作人员,分层次开展岗位操作规程、风险识别、应急处置等方面的业务技术培训;针对绿色环保和低碳节能管理人员开展综合业务知识的培训,全面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同时,选拨精兵强将补充到环保节能战线,打造一支管理、技术、操作、监察人员各司其职、职能相配的队伍,持续提高从业人员专业化、职业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