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财务信息作为我们掌握企业营运能力和盈利状况的主要参考因素,在制定科学发展方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且随着电力行业的迅猛发展,传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也在不断显现,很难有效地对企业运行的实际状况进行反映。此外,当电力公司开展电网基建活动时,会面临建筑材料价格变动导致预算结果不准确、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选择不合理导致预算成本增加等问题,无形中增加了企业运行的风险。因此,笔者建议通过优化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方式,提升配电网基建投资预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并将相关研究结果总结于下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电网基建;投资预算
中图分类号:F426.61;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8)09-0013-03
Abstract:Financial information,as the main reference factor for us to master the operating ability and profitability of enterprises,ha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formulating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lans and improving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enterpris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ower industry,the problems in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re constantly appearing,and it is difficult to effectively respond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enterprise. In addition,when power companies carry out grid infrastructure activities,they will face problems such as inaccurate budget results due to changes in construction materials prices,and increasing budget costs due to unreasonable selection of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es,which will virtually increase the risk of enterprises operating. Therefore,the author propos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udget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by optimizing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and to make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Therefore,the author propos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udget by optimizing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and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in the following paragraphs.
Keywords:financial management;information system;power grid infrastructure;investment budget
0 引 言
在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显现以及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电力公司所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和竞争压力不断转变,传统的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也在不断凸显。对此,电力行业致力于财务集约化管理工作的建设,并根据“六统一、五集中”工作思路和“深化应用、提升功能、实时管控、精益高效”总要求,全面建立了集中、统一、精益、高效的现代化财务管理体系,为电网基建投资预算的工作全面、有效、快速地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 优化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措施
1.1 会计核算标准化
根据实时管控工作方案要求,以信息化为支撑,持续推进业财协同,全面提升财务控制及监督能力,适应国家财务政策调整,推动财务管理机制创新,实现会计核算转型,提升财务管理价值创新水平[1]。
1.1.1 开发费加计扣除、递延所得税自动核算
依据“信息实时反映-推进线上与线下互联”管理要求,加快项目申请及纳税申报速度;规范递延所得税核算流程及计算依据,降低涉税风险。具体需求如下:第一,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针对科技信息化项目研究开发费用涉及加计扣除算法及账务核算通过系统实现;第二递延所得税自动核算:梳理财税差异业务、规范递延所得税核算流程及计算依据,实现账务自动生成。
1.1.2 营财一体化实时反映账务数据与业务数据分析
根据国网公司全面推进营财一体化建设工作要求及扎实做好营财一体化数据清理工作通知要求,强化营财一体化账务及业务数据质量,对营财一体化实时反映账务数据与业务数据分析。具体需求如下:第一、监控在途货币资金及预收账款营销专用明细业务数据与汇总账务数据一致性;第二、对月末营销农网维护费拆分生成财务账务凭证规则调整,将涉及价税分离的销项税自动调整;第三、选择地市供电公司对营财一体化账务数据进行专项分析及数据差异分析、整改及跟踪。
1.2 预算全链条管控提升
1.2.1 深化、细化ERP系统预算管理功能
第一,完成ERP系统预算管理界面整合功能;第二,完成ERP系统续建、结转项目按剩余总投资控制功能部署;第三,完成ERP系统营销、信息化项目预算管控优化功能部署;第四,完成ERP系统项目预算执行控制功能全面部署和应用。
1.2.2 项目管理平台与ERP应用集成
首先,推进公司级项目管理平台与ERP系统关于项目主数据集成对接,加快项目定义创建、项目预算发布、项目预算调整的数据集成效率;其次,推进ERP系统项目创建状态、关闭状态回传项目管理平台的集成对接,确保公司级项目管理平台中项目状态与实际执行情况的匹配;再次,从完成辅助决策系统预算全链条管控工具、部署应用全面性以及预算全链条数据模型数据等方面提升项目预算全链条管控工具系统功能,强化项目预算执行展示效果[2]。
1.2.3 电费回收和电价资金全过程管控
首先,梳理各级单位电费回收指标计算方法,建立电费回收指标体系,对电费回收率等指标建立预警分析模型,溯源营销明细数据,将研究成果落地进行信息化应用,满足财务部及时、准确获取、校验、监控和分析电费回收和欠费明细数据的管理要求;其次,梳理基于营财一体化的资金和电价电费管理专项监控规则,制定合理可行的监控预警策略,确定预警提醒展现方式方法,将咨询成果落地进行信息化应用,通过数据挖掘等现代技术手段自动识别营销财务数据差异等问题,深化营财一体化成果应用,发挥财务在资金电价电费管理中的监督监管职能;再次,梳理市场化购销模式与非市场化购销模式的差异,提供市场化购销模式资金结算可研方案。
2 电网基建投资预算的策略
2.1 进度管理
2.1.1 制定工作计划
按照项目实施进度要求,充分考虑本单位组织架构、人员岗位和业务流程调整对业务系统的影响,由项目工作组牵头,负责制定工作主进度计划;此外,项目实施组按照工作主进度计划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工作进度的详细计划,项目工作组负责审核项目实施组提交的详细计划。
2.1.2 进度跟踪控制
(1)进度报告。项目进度主要通过进度报告的方式进行跟踪与控制,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日进度表、周进度表两种报告形式。日进度表:在切换上线阶段每天进行进度跟踪时使用,日进度表中反映了系统每天工作进展,项目实施组根据每天完成的工作进度如实填写日进度表,并上报项目工作组。周进度表:项目实施组每周通过周进度表向项目工作组汇报每周的工作进度情况。
(2)进度偏差分析。项目工作组在对进度表进行审核时,若发现进度存在问题时,要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协调相关方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或预防措施,调整工作计划,加大人员投入,避免总体计划受到影响。
2.2 质量管理
项目质量管理是指为确保项目质量目标要求而开展的管理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保障最终交付的项目成果符合质量要求,质量管理的详细措施如下:
2.2.1 统一文档模板
对于项目管理文档和统一要求的档,由项目工作组编制统一模板,明确文档规范、文档内容要素或示例,以便各组能快速、准确地生成所需要的文档,确保格式规范、风格统一,保证文档质量,避免由于不同人员理解不同带来的负面影响[3]。
2.2.2 工作成果审查
项目工作组对项目实施组所提交的成果文档,按照业务、管理、技术相关要求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各项提交成果的整体质量;对提交总部管控组的文档,需经电力公司工作组审核通过后方能上报。
2.3 问题管理
问题管理通过采用分级受理、分类处理的管理模式,形成相应的问题上报机制以及问题处理流程,使问题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实现对问题的闭环管理。具体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2.4 质量管控
风险管理是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攸关项目生命的重大课题。在提高项目实施质量的同时,应该要求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针对项目实施中的有关人员进行风险教育,树立其风险观念,预测及避免风险的发生,确保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
3 结 论
从上文所论述的内容中我们不难看出,将对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优化,可以有效地增强电力公司基建项目投资预算工作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有助于我们对电力公司的营运能力和盈利状况等进行及时准确的了解,在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推广。身为电力行业工作人员的我们,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以便于可以准确地发现影响电力行业正常运营和快速发展的因素,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为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和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鲍朗舒.基于财务实时管控的H电网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2] 魏银红.浅谈ERP及管控系统在电力财务信息化管理中的作用 [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10):182-183.
[3] 刘振广.浅议电网企业基建项目投资预算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J].中国总会计师,2015(11):98-99.
作者简介:董衍旭(1987-),男,汉族,山东日照人,研究生。研究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