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于春霞
(邹平县林业局,山东邹平 256200)
无花果为桑科植物,果实柔软味甜,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含有人体需要的18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纤维。其性味甘平,能吸附肠道内有害物质,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类繁殖,维持正常的血糖和胆固醇含量,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衰老、抗病能力,且具有减肥美容的功效。根、茎、叶、果开发的系列加工产品具有润肺止咳、开胃,止泻痢,消肿解毒,治疗便秘、脱肛等症状。医学研究表明,无花果富含的生理活性物质黄酮、多糖,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和老年性痴呆症功能,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补骨酯素、佛手柑内酯等具有明显的抗癌活性。
无花果鲜果及其果汁饮料、果脯、果酱、果酒、茶饮等加工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日本、东南亚、西欧)很有销售潜力,特别是无花果饮料营养保健型产品。无花果系列产品产业化后,加大了其在医药和食品领域的深加工以及投资力度,应进一步开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1 邹城县无花果产业化发展状况邹平县位于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三角洲,气候温暖湿润。冬寒夏热,四季分明,秋季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无花果的种植。2007年开始试种无花果6.7hm2(100亩),之后迅速发展,目前达到200hm2(3000多亩),已成为产业结构健全,产业模式合理,拥有集生产、贮存、加工、销售完整的产业链[1]。产品从单一的鲜果逐步发展到冷冻果、干果(图1)、果脯、青片、果酒、叶茶(图2)、盆景、苗木等。这些产品销往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深受客户的青睐,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发挥区域优势,依靠黄河生态资源,打造了10km无花果绿色长廊,开发了果树采摘、沿河观光、自驾露营等特色项目。台子镇成立了多个无花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无偿为农户提供全程技术扶持并回收果品,示范带动200户800余人参与无花果种植,无花果果农户均增收2.5万元。在无花果种植管理中摸索出一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图1 无花果果干
2 无花果设施栽培技术无花果结果早,生长快,自然休眠期短,但是抗寒性较差,设施栽培可以发挥其生长发育优势,还能克服其抗寒性差的弱点,达到提早或者延迟鲜果供应,优质高产,提高经济效益。
图2 无花果茶叶
2.1 品种选择无花果栽植品种有布兰瑞克、波姬红、紫陶芬、金傲芬、青皮等20多个。设施栽培的无花果品种主要有:①波姬红。夏秋果兼用品种,以秋果为主,夏果单果重60~90g,最大120g,秋果单果重60~80g,果实皮薄,果肉红色或浅红色,汁多味甜,口感极佳。树体小、分枝力强、丰产,耐寒性差,可进行促早设施栽培。②紫陶芬。果大,单果重60~120g,果皮薄,果肉桃红色,肉质粗而松脆,含糖量高,品质中上。丰产,采收期长,耐寒性差,可进行促早设施栽培。③布兰瑞克。夏秋兼用品种,以秋果为主,夏果果实较大,单果重100~140g,秋果40~60g,果肉淡粉红色,含糖量16%~17%,味香甜,品质上。树体矮化,连续结果能力强,耐寒性好,综合性状佳,可进行延迟设施栽培。
2.2 育苗①扦插育苗:露地扦插育苗于2月中旬~3月上旬进行,大棚扦插育苗可以延后1个月。从无花果健壮树上剪下枝条,剪成含2~3个饱满芽,长度15~20cm的枝段,上剪口离芽1cm,下剪口呈斜形。将枝段下端在500mg/L的吲哚丁酸溶液中浸泡2小时,取出阴干后插入苗床,扦插间距20cm×30cm,每666.7m2育苗量6700株。扦插的枝段顶芽露出地面2cm为宜,确保顶芽完好。插好后浇水,少浇勤浇,幼苗生长期适时适量施用氮磷钾肥。第2年春季可出苗栽植。
②分株繁殖:在无花果树周围丛发很多根蘖苗,早春可挖10~20cm深放射沟,将根蘖苗引入沟内,秋季将母株与新株分离进行栽植,株高15~20cm。
③压条繁殖:春季将枝条基部用土堆埋生根,当年秋季或第2年春季与母株分离栽植。
2.3 栽植无花果露地栽植可于春季2月中旬至3月中旬或秋季11月中旬栽植,株行距3m×4m或3m×5m。设施栽培一般是先建园、后建棚,11月上旬至翌年1月上旬或者4月上旬定植,株行距1.5~2m×3m。挖定植穴长宽深80cm×60cm×60cm,将苗木放入穴内,根系舒展,扶正,回填1/2深土壤时轻提一下果苗,填满定植穴,踩实后浇透水。定干高度40cm。
2.4 设施内温度湿度管理无花果的促早和延迟栽培在日光温室内进行,扣棚时间根据设施条件、温湿度、品种特性等确定。促早栽培扣棚一般在1月中旬至3月上旬进行。从扣棚到发芽期间,棚内温度控制在15~20℃。5月若夜间最低温度保持15℃以上,可揭去草帘。6月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达30℃后可揭去棚膜。扣棚期间,棚内最高温度不高于35℃,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2]。6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实逐渐进入成熟期。
9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为延迟栽培阶段。无花果花芽分化能力强,在不低于15℃温度条件下,随时都有发芽现象,9月气温降至15℃以下时再覆棚膜,温度持续下降再加盖草帘,以保证大部分晚熟的果实充分成熟。控制棚内温度不超过32℃,最低温度不低于15℃,保持适宜温度20~30℃,延迟采收至12月中上旬,打开大棚通风口,使植株进入休眠期。
2.5 土肥水管理施肥。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深翻棚内土壤,结合施入基肥,施入充分腐熟的畜禽粪肥为主,每株25~30kg,加施配方肥每666.7m250kg。3~4月新梢长出时,结合浇水施氮磷钾比例1∶1∶1的复合肥30kg。6~7月果实膨大期第2次追肥,氮磷钾比例1∶2∶3,施用量15~20kg。8~9月果实成熟采收前期,果园喷施0.5%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和微量元素肥2次。
灌溉与排水。施肥后浇水。在无花果新梢生长期、果实膨大期、越冬前都需要浇充足的水,其它时间依据土壤墒情灌溉。无花果喜湿润但不耐涝,浇水掌握少浇勤浇,10~20天1次,每次浇水量以渗透根系层为宜,大棚浇水后加大通风量。避高温浇水。土壤湿度适宜时要中耕除草。在雨水多的季节要做好排水工作,以防内涝。
间作。幼树期可行间间作便于管理的作物。设施大棚可间作芹菜、青椒、茄子等蔬菜,露地果园可间作豆科等矮杆植物,均经济效益良好。
2.6 整形修剪无花果喜光,大棚栽培树宜采用两主枝“一”字形,以保证棚内充足阳光和合理空间[3]。定干高度50cm,主干高40~50cm,每主枝上再培养结果枝组(图3)。两主枝分别沿行间水平拉成180°,并用铁丝固定(铁丝架高70cm),结果枝隔40cm捆绑在铁丝架上,以防枝组外移。露地栽培树采用自然开心形。定干高度60cm,培养4~5个主枝,主枝留25~30cm进行摘心。
图3 大棚无花果结果枝组
无花果生长势强,但枝条的萌芽力和成枝力比较弱,结果枝组一般在新梢生长的过程中以及新梢顶端形成。生长季修剪以摘心处理为宜。冬季进行短截,短截的结果枝上留2~3个芽,以促发新枝,培养结果枝组。无花果具有在新梢顶端结果的习性,应慎重短截。夏季加强疏枝、摘心,疏除徒长枝、瘦弱枝,过密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营养消耗。对于瘦弱植株可通过回缩,改善光照条件,复壮主干枝、更新培养结果枝组。
2.7 病虫害防治无花果抗病性强,病虫害少。遇到空气湿度大时易发生炭疽病、疫腐病。防治方法:及时剪除病枯枝、病叶、病果并清理地面落叶集中烧毁;喷施多菌灵500倍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7~10天喷1次,喷3~4次[4]。害虫主要有桑天牛、蛀干蛀根的黑象甲等。防治方法:人工捕捉成虫或喷施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可有效杀死害虫。二斑叶螨危害果实和叶片,可用20%哒螨灵乳油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液防治。
2.8 采收无花果果实在7~12月陆续成熟上市,当地销售鲜果在完全成熟后采摘,外销鲜果在果实八分熟时采收为宜。分期分批采摘。一般清晨或者傍晚采摘。无花果不耐贮藏,采摘后散热入冷库,及时上市销售,或经晒干、或加工后贮藏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