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月,《怪物猎人:荒野》带着系列新作的光环登场,首三天800万套的销量、两个月内千万份的里程碑,以及Steam平台140万(以上)同时在线人数的峰值,都说明玩家对这个经典IP是异常期待的。但这份热度没能持续太久,7月底卡普空的业绩报告里承认游戏后续销售疲软,Steam活跃玩家数量更是断崖式下跌超97%!
卡普空社长辻本春弘近期在接受采访时,先肯定了《怪物猎人:荒野》创下的纪录,这毕竟是该公司首次实现游戏发售一个月内销量就破千万,为未来新作运营积累了经验。但话锋一转,他也道出了隐忧:“《怪物猎人:世界》推出七年,目前在打折,那么要如何说服玩家花更多的钱来买《荒野》呢”? 然后,让人意外的是:他把“矛头”对准了平台。
辻本春弘表示:高价游戏叠加硬件成本后压力更明显!在日本,PS5主机售价8万日元,加上游戏软件和每月订阅费用,总成本高达10万日元,这样的门槛对年轻世代来说并不轻松。他似乎想用以上的说辞来解释《怪物猎人:荒野》后续销售不佳的情况。不过,不管是玩家还是媒体,都知道真正的原因应该是“游戏内容更新没能留住人,也吸引不来人”。
一方面,各种卡顿、掉帧、纹理加载故障等问题始终未能彻底解决;另一方面,游戏的更新频率和进度都未能让大家满意,比如:新增的随机护石系统被玩家戏称为变相抽卡,过高的肝度让不少人失去长期游玩动力。产品在Steam的近期评价反复在“褒贬不一”和“多半差评”之间摇摆,新人看到这样的情况自然不敢入坑。
值得注意的是:《怪物猎人:荒野》首发平台可比《怪物猎人:世界》多了PC端,这意味着相当一部分玩家并不受PS5硬件价格影响,却依然选择离开,显然硬件成本并非游戏销量停滞的关键原因。对比《怪物猎人:世界》运营七年仍有14万同时在线玩家(Steam)的热度,其持续更新优质内容、不断优化体验的运营策略则明确反衬出《怪物猎人:荒野》在内容支撑上的不足。
如今的《怪物猎人:荒野》就像站在十字路口,既要面对主机价格高企的市场现实,更要解决玩家最关心的优化问题和内容设计争议。对卡普空来说,灵活的定价策略和促销活动或许能吸引新玩家,但最终决定游戏生命周期的,还是能否用稳定的更新、流畅的体验和有趣的玩法,让猎人愿意留在这片 荒野。毕竟对系列粉丝而言,比起硬件价格,更在意的是那个能让人肝上千小时仍乐此不疲的狩猎世界能否真正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