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各类单机,绅士游戏不断更新:https://www.acghua.com/
网站地址

大数据环境下“互联网+教育”现代教育信息化MOOC课程多元评价研究

news 发布于 2025-09-02 阅读(439)

王波 杜晓昕 陶佰睿 于晓敏 李敬有 刘艳菊 张银霞

摘 要:本文围绕大数据环境下“互联网+教育”现代教育信息化MOOC多元评价展开研究,分别从基于大数据环境的“通识混合教学”教育信息化模式、面向MOOC多元评价的多维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MMEB的构建和MMEB的实证对比分析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式是有效的,且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大数据;互联网+教育;MOOC

中图分类号:G43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9)02-0133-03

Abstract:Multi-evaluation of MOOC courses based on modern education information of “internet plus education” in the big data environment was researched in this paper.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was made from four aspects of the education information model of general mixed teaching in the big data environment,multi-dimensional and stereo teaching resources construction for MOOC multi-evaluation,construction of MMEB and empiric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MEB.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model proposed was effective and high value of extension.

Keywords:big data;internet plus education;MOOC

0 引 言

基于大数据环境的现代教育信息化MOOC多元评价(Multi-evaluation of MOOC courses based on modern education information in the big data environment,MMEB)是以“互联网+教育”视域下的MOOC建设与改革为核心,面向“科研+教学共同体”,以“培养学生现代教育信息素养”为宗旨的通识混合教学模式[1-4]。本文提出的MMEB是对传统MOOC进行的多元评价建设,在打造精品MOOC的过程中,MMEB对MOOC的评价不断升级和调整以适应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进而不断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与科研能力)。

1 大数据环境下“通识混合教学”教育信息化模式

基于大数据环境的“通识混合教学”(General Mixed Teaching,GMT)是以“通识混合教学”为主线的教育信息化模式,其中“通识混合教学”模式借鉴了美国欧林工学院的欧林三角课程哲学思想[5-7],重点是基于大数据环境,展开“互联网+教育”的“通识混合教学”。GMT模式如图1所示。

2 面向MOOC多元评价的多维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

面向MOOC多元评价的多维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中,教学资源主要为“翻转课堂+MOOC”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服务,具体建设关键点如下:(1)在MOOC多元评价中引入“教学+科研共同体”这一因素,不仅仅拓宽了MOOC的广度,也延伸了MOOC的深度。在建设多维立体化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将教师的科研融入教学中,提升了教学资源的质量,可建设出更多融入了前沿知识的经典案例;(2)多维立体化教学资源包括多个类型和多个等级。面向学生分为两类:线上和线下。面向教师分为三个等级:基础训练级、综合运用级和拓展延伸级;(3)在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中融入大量的数字化二维码,可以使资源的交互性更强,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连续性,使教学变得自主和碎片化[8],使学生学习更加人性化;(4)教学方法改革的主线:线上部分和线下部分混合教学。线上部分(学生为主导):以基于“互联网+”的MOOC开源模块为依托,以翻转课堂为组织形式,以通识教育教学内容为基础,以非连续性、碎片化资源为学习资源,实现学生线上自学。线下部分(教师为主导):知识精解,科学素养提升,自由式教学活动,泛化教学进程。后期评价(学生为基础,教师为决策):对教学活动进行双向评价;(5)教材采用二维码、多媒体资源Web云端服务和具有手机APP互动功能的教材。MMEB将围绕“培养的学生是个性化的艺术品,培养其终身学习能力”这一观点展开对教学理念的全新升级的研究与探索。通过特色教材和云端多媒体资源支撑,摒弃陈旧的教学内容,拓展顺应时代发展的全新教学内容,以MOOC/SPOC为平台,以现代教育信息素养为理念,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翻转课堂为辅助,构建全新的教学内容。

3 MMEB的构建

MMEB的模式图如图2所示,在MMEB的构建过程中有如下四个关键点:(1)建设应用于MOOC/SPOC平台的多层次自主学习模式,多层次体现在,第一层次为高校与企业优秀的MOOC微视频资源,第二层次为教师的精选案例资源,第三层次为学生优秀课外作品和教师工程项目成果展示;(2)建设以现代教育信息素养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摒弃传统课程中以讲软件应用为主的内容,专注于从现代教育信息素养的角度讲授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以期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所促进,因为现代教育信息素养是大学生未来创新必备的一种基本素养;(3)建设适应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泛在学习、移动学习和微学习)的教学模式,构建泛在学习资源、移动学习资源和微学习资源;(4)建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要在遵循教师的教育规范原则和学生的心理适用原则的基础上展开探索与实践。

4 MMEB的实证对比分析

本文在MOOC多元评价分析中引入“教学+科研共同体”这一要素构建了MMEB,将MMEB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实证研究围绕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大学计算机MOOC+SPOC展开,具体情况如图3所示。

实证分析从MOOC收益度、MOOC的满意度和MOOC的学习正向效应度三个方面将传统方法与本文提出的MMEB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比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MMEB在收益度上提升了11.8%,在满意度上提升了12%,在正向效应上提升了13.6%,同时MMEB在MOOC的学习正向效应度、MOOC的满意度和MOOC的收益度三个方面都达到了90%以上,平均值为93.1%,而传统方法在这三方面的平均值为80.63%,可见MMEB平均值较传统方法上升了12.47%。

此外,对“教学+科研共同体”与MOOC多元评价的相关性进行了深入分析,采用不同教师的10个课堂计算了“教学+科研共同体”与MOOC多元评价的相关系数,计算结果如图5所示。

由图5可知,10个课堂的相关系数均大于等于0.9,这说明了“教学+科研共同体”与MOOC多元评价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5 结 论

本文围绕大数据环境下“互联网+教育”现代教育信息化MOOC多元评价展开研究,提出了大数据环境下“通识混合教学”教育信息化模式和MMEB模式,并就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大学计算机MOOC+SPOC展开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式是有效的,且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占奎,刘艳春.MOOC学习者使用满意度评价研究——基于扎根理论和层次分析研究方法分析 [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6(4):19-25.

[2] 张昭玉,任建平,付保川,等.基于MOOC+SPOC模式的学习效果评价模型研究 [J].计算机教育,2018(7):87-91.

[3] 王波,于晓敏,孙振龙,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碎片化智能移动微学习的实证研究 [J].高师理科学刊,2016,36(5):81-84.

[4] 王波,陶佰睿,苗凤娟,等.大学基础课程碎片化智能移动学习模式研究 [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5,26(4):51-54.

[5] 杜晓昕,付双,尚艳英,等.欧林三角视域下职业素养为导向的卓越工程师培养 [J].高师理科学刊,2014,34(1):108-110.

[6] 杜晓昕,张剑飞,金涛.基于建构主义和多维任务驱动的JAVA教学方法探究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5):284.

[7] 杜晓昕,张剑飞,金涛.多维任务驱动教学法在JAVA教学中的应用 [J].高师理科学刊,2012,32(1):85-87.

[8] 王波.智能化移动学习系统研究 [J].科技通报,2013,29(7):120-122.

作者简介:王波(1980-),男,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生物医学大数据分析与处理。

标签:  多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