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各类单机,绅士游戏不断更新:https://www.acghua.com/
网站地址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低压变压器台区线损研究

news 发布于 2025-09-01 阅读(379)

周 欢

(扬州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高邮分公司,江苏 高邮 225600)

引言

现代供电企业管理水平在持续改善,一方面通过技术手段改进内部流程,提升运营精准化。另一方面,制定愈加完善的标准体系,以便相关操作有章可循,并可得到量化。低压变压器台区线损管理便是上述管理思路的重要体现[1-3]。在电力输送中,线损问题一直存在,在局部台区较为严重[4]。应从技术层面,重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运用,同时配以良好的管理措施,解决台区线损问题。

1 低压变压器台区线损的形成因素分析1.1 户变关系引发线损

目前,多数居民社区供电主要通过多台变压器来实现,由于变压器台区的低压线多数是以暗线方式分布接入每家每户,直接连接用户电表,时常由于管理或是数据采集上的疏漏,导致当前出表计与对应台区不匹配,因此,造成台区出现负线损或高线损。

1.2 窃电因素引发线损

由于个别用户私自打开表盖,对内部的接线方式加以窜改,从而导致电量记录失灵,线损增加就难以避免。还有个别用户,绕越计量装置,直接盗窃电能使用,造成供电公司的直接电量损失,导致高损台区出现。事实上,这一问题长期存在,变压器台区管理中也将其视为难题之一。

1.3 模块通信不畅引发线损

模块通信畅通度低,主要是由于终端设置、485接线、三相电压线接入以及终端掉线等方面的原因。变压器数据采集终端设置端口与连接端口的RS485接线不相匹配,APN 地址有误,造成数据上传无法进行。终端安装过程中的RS485 接线连接处发生松动,或是未连接RS485,亦或电表接入端与终端不匹配,终端参数设置端口与终端、电表所连端口存在错误连接。三相电压线未与任何一相连接,或是没有连接零线,造成终端失去电压。以上种种因素均会损害通信质量,从而导致相关信息难以得到及时反馈[5]。

1.4 计量装置造成的故障引发线损

配电台区线损最普遍的致因就是计量装置运行失稳,故障主体主要包括两种:变压器总表、用户计量表。电流发生开路或是短路的问题,多数是因为计量装置联合接线盒三相电流连片连接有误所致,此时表头位置处的三相电流指示灯同时闪烁,或是直接熄灭。一相或是两相连接有误将会造成电量计量失准[6]。

1.5 台区负电流引发线损

台区负损多是因为用户端与变压器连接有误所致,主要分为两类:光伏网上用户、终端表计失稳。光伏发电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自发自用,二是全部上网。后者并不会导致台区出现负损,主要是由于在采集电量数据时,在台区供电量中涵盖了光伏的发电量,因此,当前的供电量并不会低于售电量。反之,如若台区用户数量不多,利用光伏发电的总量大,将会造成某一相负电流,从而形成台区负损。

1.6 管理缺位

管理因素在任何经济社会或技术系统中均不可或缺,如果部分负责管理维护变压器台区的工作人员由于自身原因,未能详细分析出现线损问题的根本所在,在管理线损上不够系统化,全面分析线损数据的思路不够清晰,没有积极主动去详细排查发生异常的故障点,这些管理不当的行为就有可能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损害。

2 低压变压器台区线损控制策略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供电企业制定技术或者管理手段的最重要数据来源,因此,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来讨论变压器台区的线损管控措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界面示意图,如下页图1 所示,可以实时监控电流发生情况。用电采集信息系统逻辑结构如下页图2 所示。

2.1 针对户变关系问题的策略

登录用电信息采集管理系统,导出台区用户表,严格根据表格逐一进行表计核查,梳理用户端与变压器间的关系,如若有误,立即修正,并深入分析台区出现高损、负损的具体致因。或者利用变压器台区线损检测仪等配套设备,核对表计,排除异常。

2.2 针对窃电问题的策略

在确定存在盗窃用电问题后,首先需要到现场进行核查,这通常可以排除大部分问题。至于不能在现场及时发现的问题,则可在台区安装专门的测试仪,动态监控并及时发现盗窃用户,追究其责任。另外,在台区内进行合法用电宣传以及普查活动,对非法盗窃用电的行为要严厉打击。

2.3 针对模块通信不畅的策略

在连线时必须特别注意用户终端、终端设置端口、电表端口三者连接相同,并且还要正确连接电压线与终端。现如今,采集器终端通信模块正向着4G的方向转变。大力宣传使用宽带HPLC 通信模块,实际效果更好。

2.4 针对终端掉线的策略

部分居民社区终端设置在地下室,信号不佳或是没有信号,通信度低,无法及时采集到最新的电表数据,基于这种情形之下,便需要加长天线,或是直接电联通信公司,加强局部区域通信强度。

2.5 针对线径过细过长的策略

全面改造这些线径细小、损耗较大、不符合标准的线路。线路铺设严格根据《典型设计》中的要求开展,使用标准合格线路、金具材料,通过标准操作流程,严格全程管控,确保线路接头处连接足够可靠。为防止出现变压器能耗增高的问题,在分配变压器台区的负荷时,需根据三相负荷均衡准则进行操作,定期检测负荷状况,科学调配三相负荷达到均衡状态。

2.6 针对计量装置故障的策略

关于用户计量装置,由于分布广泛,在排查具体故障时,首要任务就是按照用电信息采集管理系统,开展首次筛查,随后前往现场逐个核查,尤其是易于发生故障的区域必须重点核查。复核电费电量的工作中,需要深入分析并综合判断存在嫌疑的计量装置,尤其要重点筛查季节性用电的这部分用户。对联合接线盒的接线状况进行全面核查,及时修正错误接法,仅需将出线变更为电流的进线。关于外部负荷,必须要在安装符合标准的计量装置后才可进行计量,此外,还要准确核算临时性用电。不定期检查各种计量装置,结合实际情况采用适配手段排查故障。全面实施表计退库综合管控机制,避免由于表计问题损失不必要的电量。要求用户计量装置使用国标合格产品,确保计量精度,并且可以根据使用周期开展相应的检修与维护工作。

2.7 管理缺位方面问题的策略

一切技术问题最终都需要靠管理手段发挥作用,变压器台区线损控制同样如此[7]。管理方面可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1)全面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管理系统,将其作为依托远程实时监控台区电表计量情况、数据采集状况等内容。预测台区线损各项指标变化趋势,对问题频发台区尽早识别、评估、排解故障。定期核实电表计量读数,如若存在问题,立即整改。

2)大力发挥稽查效用,全面监察抄表准度、表计管理、用电核查。对于工作不认真、不负责、导致变压器台区线损升高的主体责任人,要根据线损考核评估方法对其实施处罚。

3)根据日、周、月各时间段,及时采集、全面分析、详细核查台区线损数据,针对具体问题实施相适配的修正措施。分析处理电量异常现象,对比台区的总电量和用户所用的电能,识别出在电能上的差异,保证计量装置运营的稳定性。

4)着眼于变压器台区线损的管理整改,开展专业协调与线损管理的联合工作,将导致线损问题的各项因素合理分配至各专业,联合各个专业共同商讨拟定高效技术处理方案,定期维修更换故障表计、老化线路。

5)深度分析变压器台区线损致因、零电量问题用户,筛查核实失流、失压、互感器变比、电表开盖记录等项目。针对所属辖区公共配变台区开展综合测试,主要包括出线侧低压负荷和分支主线负荷两方面的内容,及时记录现场数据。测试过程中应分别检测A、B、C 三相以及零线处的电流,及时调整错误,实现负荷平衡。

6)实行全方位的考核机制,要求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线损分析,及时识别故障并加以解决。根据每月工作结果给出对应的线损指标,严格管理月度线损数据采集、奖惩等工作。定期举办线损评估分析与整改进度汇报,持续健全低压降损方案,一一落实到位。

3 结语

在用电信息采集管理系统大数据的基础上,开展实时监控、数据分析、问题识别等关键性工作,全面核查监控负损、线路损坏、违法窃电等项目,保证变压器台区线损管控工作的整体质量。同时,结合现场实际,使用台区检测仪器就地评估线损程度,高效有序地展开配变台区线损整改各项工作,获得了显着效果。

标签:  线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