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各类单机,绅士游戏不断更新:https://www.acghua.com/
网站地址

CELL生产方式在实际生产中的运用

news 发布于 2025-09-01 阅读(261)

张爱玲

(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54 所)装备制造部,河北 石家庄 050200)

1 CELL 生产方式概述1.1 基本概述

现代社会生产活动当中,逐渐应用单元(CELL)生产方式模式。所谓CELL 生产方式,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根据各作业单元的需求,合理对生产线进行布局,在各单元内完成“一个流”的生产活动,是精益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方式最早出现在上世纪50 年代初期,由前苏联学者首次提出,进入到60 年代之后,欧美等国家迅速推广应用该生产模式,使得欧美等国家经济迅猛发展。我国早在1966 年就开始向国外学习,逐渐引入了CELL 生产方式,但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该生产方式刚引入我国即暂停应用。直到70 年代末,长春一汽等企业才重新开始应用CELL生产方式[1]。经过数十年发展之后,该生产方式更加成熟与完善,对现代生产活动的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1.2 CELL 生产方式的优势

相对于其他生产模式来说,CELL 生产模式具有诸多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生产线不固定,专业化水平较高,可根据需求,适当转换成其他产品的生产线。二是对生产活动的限制较低,可持续完成生产工作,也可间断对产品进行生产。三是每次生产活动当中,均按照最小的单位“一个流”进行生产,产品数量较少,不会产生大量库存,进而节约生产成本。四是精简了生产流程,减少生产作业浪费问题[2]。

2 CELL 生产方式在实际生产活动中的应用2.1 应用的前提条件

CELL 生产模式应用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满足下述几个方面,才能体现出最大的价值。

1)产品种类较多,数量较少。

2)产品质量轻,且体积小的产品。CELL 生产作业时,不论是材料、半成品的搬运,还是产品生产活动,均是以人工操作的方式为主。而由于人员能力有限,若产品质量大,或是体积大,则会无法有序参与到生产工作当中。

3)生产工艺简单。生产作业周期内,大部分需要人工完成,若生产工艺非常繁琐,需要人工记忆大量信息,不仅开展更多的培训活动,提高生产成本,降低生产速度,同时还会因记忆信息出现错误,影响产品质量。

4)整个生产线当中,无昂贵的设备。CELL 生产时,设计很多单元,若需要使用价格非常高的设备,将会投入大量资金,影响企业发展[3]。

2.2 CELL 生产流程

2.2.1 产品订单特性分析

组织产品生产时,先要通过对产品订单特性的分析,确定该订单是否符合CELL 生产的前提条件。对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模式的企业,产品的整机组装由1~2 人即可完成组装,就可应用CELL 生产方式。通过对以往订单数据的查询,结合产品品种及订单产品比例间的关系,确定出柔性的大小。低柔性表示在20%的产品型号占80%以上的产量。高柔性表示40%的产品型号占60%以下的产量,在极限情况下,型号与产量可以完全相同,即定制化生产,柔性越强,CELL 生产方式将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某项目当中,4 种(约为24.4%)产品型号的产量占整个项目78.8%,在低柔性范围内,可应用CELL 模式。

2.2.2 产品工艺现状分析

某型手持终端生产组装作业时,主要由液晶屏组装、功能模块组装、课题组装、密封胶条组装及涂胶特殊处理等诸多简单工序构成,装配生产线运行时,节拍为200 s,为了保证生产效率,构建1 条产线,每日组装量达到了144 件,年总生产量约为2 000 件,若仅组装手持终端,其利用率只有17%,会造成极大浪费。

要提高利用率,必须在同一产线上生产不同类型的产品。对现有产线加以改造,即将部分工位进行合并,增加线体平衡率,使其能同时完成多个产品的生产,以降低生产损耗。对于特殊处理环节很难进行改造,这时,应将“产能匹配”为主要原则,得到最佳的单元结构方案。

2.2.3 CELL 单元布局设置

整个生产工艺中涂胶特殊处理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采用点胶机设备,因而在CELL 单元布局时,应将特殊处理设备作为重点内容。内部布局以分割式单元布局为主,在布局紧凑的同时,减少设备移动时间,减少更换损耗率。因此,点胶机选择为可移动台式点胶机,方便其灵活布置,组装线采用一字型布局,通用性强。根据工作特点,单元当中每个操作台位安排1 名生产人员,并安排万能人,处理突发事件,做到有问题不断线。

2.2.4 CELL 单元建线、换线模式探索

建立单元线的基本工具包括P/Q 分析、作业要素顺序表、标准工时、工程图、制造途程表、WIP、生产线编程、作业指导书、产能、标准作业组合表、培养多能工、产线布置、试线、改善和维护等15 项。对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模式,所有工具都用上,会影响建线和换线时间。在对某通信机箱建线时,尝试从培养多能型工人、确定标准工时,编制作业指导书、产线布置、试线和改善等六个重点着手。

确定标准工时,所有上线生产人员需掌握产品全部装配工作,并单独操作,记录每个动作用。工艺人员根据产品装配特点编制作业指导书,明确装配内容、顺序、操作台位、工时分配等内容。布线以标准的电装移动台为主,将待装工件、工具、辅料等所需要素按人体工程学要求布置,如图1 所示。试线时,复测每个操作台位动作用时,观察生产人员动作轨迹的有效性并记录。分析试线问题,对工作项实施微调整。培训工人熟练度,达到产品流动顺畅无堆积,用人数量最小化,操作动作轨迹最优。通过采用CELL 模式,某通信机箱建线时间较传统建线时间缩短45%,经过两次优化后,日产量由每线7 人,每日60 台,转变为每线6 人,每日100 台,为任务的按时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2.5 生产工作总结

采用该模式建线,并对生产人员进行培训,提升生产人员对CELL 的了解程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完成各项工作,是缩短节拍的重要措施。之后按照此模式对CELL 换线,生产了多种产品,更换损耗降低至10%,该线实际使用率达到了80%左右。由此表示,CELL 生产模式的合理运用,可提升产品生产效率,利于企业发展。

3 结语

相对于传统生产模式来说,CELL 生产方式具有诸多优势。对CELL 生产方式应用时,主要流程为产品订单特性分析、产品工艺现状分析和CELL 单元布局设置,也可根据生产工作的实际情况适当进行调整。

标签:  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