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焱
(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
引言众多周知,“小米集团”是一家以智能手机、智能电脑主要产品,涉及智能小电器和智能化生活用品等产品的企业。“小米集团”2020 年第三季度的智能手机销售量为4390 万台,在全球排名前三,市估率达到13.5%。“小米集团”2020 年的毛利率为14.95%,从华为公司官网年报可看到,其2020 年的毛利率约为36.70%,是“小米集团”的两倍。在毛利率低于同行业公司的情况下,“小米集团”挣到钱了吗?它的盈利模式是什么?经营模式又是什么?它有什么经营上的不足?该如何改进?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内容。
1 “小米集团”财务现状1.1 资本结构及偿债能力企业的资本结构主要从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出发。“小米集团”近六年的相关数据如表1 所示。
表1 2015—2020 年“小米集团”资产负债情况 亿元
由表1 可见,近六年“小米集团”净资产数值持续增大,表明近六年“小米集团”正向经营。通常来说流动比率为2 适宜,虽然“小米集团”的流动比率不足2,但其速动比率基本处于1 左右,表明“小米集团”的资金流动性尚可,其资产足够偿还债务。
2015—2017 年“小米集团”的资产负债率数额大,负债极高,究其原因是集团发行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该优先股实际是附有普通股认购权的一种债券。持有人可转换为普通股,同时“小米集团”也可按照约定条款赎回并支付一定利息。在小米招股书中可看到,“小米集团”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作为企业的金融负债。在记账方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并计入到企业的当期损益。累计发行的这类优先股数量过多,从而使得“小米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变大。
1.2 营运能力“小米集团”2015—2020 年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毛利等相关数据如图1 和图2 所示。
由图1 和图2 可见,“小米集团”营业收入、毛利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其净利润在2017 年出现大幅下降的趋势,同年其主营业务利润率也出现大幅下降至负值。查看2017 年报表分析其原因,“小米集团”主营业务成本和收入都在上涨,但主营业务成本等总额超过了本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从而使得本年度主营业务利润率为负值。2018 年“小米集团”上市之后,主营利润率上升,主营业务获利能力增强。2019年虽有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总体情况尚可。2020年有小幅度上升。
1.3 资产盈利在资产盈利方面主要采用净资产收益率(ROE)指标。“小米集团”与华为公司的相关指标如表2 所示。
表2 2015—2020 年“小米集团”和华为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对比分析 %
华为公司的ROE 比较稳定,大约为30%。“小米集团”的ROE 变动比较大,在2017 年达到最高值34.43%,而在2016 年处于最低值且为负值。2016 年度“小米集团”净资产为负值,净利润为正值,故当年的ROE 也为负值。与华为公司相比较,“小米集团”的净资产收益率较低且不稳定,股本创造盈利或资金使用效率较低。按巴菲特的投资原理,他更愿意投资一家净资产收益率高而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而不是企业规模大但净资产收益率低的公司。长期高ROE 的公司不一定是优秀企业,但长期低ROE 的公司一定不是优秀企业,故“小米集团”还需进一步调整。
2 “小米集团”盈利模式分析2.1 从营销方面分析盈利模式1)饥饿营销。饥饿营销是主要帮助企业抢占产品市场份额,从而扩大销售产量的一种手段。它通过控制产品供求比例,减少库存量或调低产量使其供不应求,并在前期打好宣传基础,吸引各类消费者的眼球,从而形成“物以稀为贵”的现象[1]。通过饥饿营销的方式,不仅可以快速售出产品,也可以提高公司声誉。对于处于初创期没有充足资金且知名度低的“小米集团”,这是最佳选择。
2)差异群体营销。从“小米集团”自身情况出发,小米手机的主导用户可以划分成四类:粉丝群体、追求高性价比、高硬件要求、价格敏感性群体[2]。对于粘性强的用户群体,小米在产品设计上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功能,价格次之。针对粘性较差的用户群体,“小米集团”从性价比方面入手,制定恰当的价位以吸引用户,使得后三种群体可以体验到更符合他们的产品和服务,尽可能留住更多的消费者。
3)物联网生态营销。“小米集团”不以硬件为主,而是发展软件+硬件+手机+应用服务为一体的生态链。生态链上的产品通过米家APP 联系起来,整合多种功能,实现数据、操控一体化[3]。“小米集团”生态链简单来说就是以手机硬件为中心,投资生态链企业,研发新产品配合手机硬件使用。生态链企业提供研发技术或流水线,“小米集团”提供销售渠道,继而更好地发展电商模式和新零售模式。
2.2 从产品角度分析盈利模式智能手机方面,“小米集团”将旗下手机分为两个品牌,分为“小米”和“红米”。小米品牌主攻高端市场,红米品牌主攻中高端市场,双品牌策略成果逐年显着。小米品牌追求前沿科技,赋予产品更多有效用的功能。红米品牌以“高端产品大众化、大众产品品质化”,把创新技术推向大众市场,生产高性价比产品,让消费者买得起、用得起。
3 “小米集团”经营和盈利模式问题分析3.1 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小高性价比意味着低成本生产中高配置的中低端产品,也意味着单位产品的利润减少,好在“小米集团”的出货量大,也可以获得收入。但长期生产中低端产品不利于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故“小米集团”开始转向高端市场,但是效果不明显。消费者对小米产品的长期认知和华为等品牌的高端机的发展态势,使得“小米集团”无法提高抢占高端市场份额的能力。
3.2 缺乏核心技术“小米集团”配件供应链大多依赖于外购,没有自主研发能力。目前外部环境严峻,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如若供应链出现了缺口或断链的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小米集团”产品的正常生产,极大可能出现断货现象。2021 年初,高通宣布芯片等物料生产出现问题,需要延长交货时间。手机芯片处于“全面缺货”状态,这无疑给“小米集团”乃至国内其他手机生产厂家敲响了警钟。
3.3 毛利不高毛利率是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基础指标,近五年“小米集团”毛利逐年增长,但与其他企业相比,仍有欠缺。原因可能在于“小米集团”追求高性价比的目标,以低成本生产中高端产品,会影响到集团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资本增值能力以及企业的盈利是企业运营的最终目标,毛利不高,折射出企业盈利能力较差的现象。“小米集团”近几年净资产收益率顶峰时期为2017 年,大约34.43%,从2017 年开始逐渐下滑至2019 年的12.35%,已跌破15%~30%的基本范畴,投资带来的收益越来越低。如何在保障5%的硬件综合利润率的前提下提高营业收入和净资产收益率,已成为当前的首要问题。
4 “小米集团”经营和盈利模式的建议4.1 多元化经营面对饥饿营销的弊端,可实行多元经营模式。“小米集团”近年来已将小米和红米分开经营,实现双品牌经营。从近两年推出的小米11、小米10 至尊纪念版、小米10、小米10pro 等产品可以看出,小米品牌已向高端机进攻,与华为抢夺高端市场。红米K30Pro 和红米K30S 至尊版在红米品牌中算是中高端机,红米Note 系列以及红米X 系列属于低端机。“小米集团”可实行多元化经营,双品牌定位不同市场,分类经营,抢夺不同市场,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盈利能力。
4.2 提高核心技术习主席曾讲到对于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高新技术,要靠自己,要将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小米集团”需大力开展摄像头、屏幕等手机核心配件研发力度,完善供应链,力求做到自给自足。保障性价比的同时,也可掌握产品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问题,真正做到“只生产顾客用的放心、用的舒心的产品”,吸引潜在消费者,扩大粉丝群体。
4.3 新零售模式新零售模式将线上线下灵活结合,降低成本,提高用户体验感。小米之家、小米商城、小米各大互联网平台的官方旗舰店与新零售模式相结合,不仅可以解决客户足不出户进行消费的需求,同时也解决了“小米集团”吸引潜在消费者的问题,但却带来了产品售后问题。“小米集团”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实体店范围并未普及到乡村,有些城市内的实体店数量也很少,不利于消费者解决售后问题。“小米集团”还需增加实体店的建设,解决用户售后不便的问题。
4.4 互联网服务从“小米集团”的年报可知,互联网服务是其铁人三项的其中之一,但其利润占比仅为9%。“小米集团”的互联网服务收入来源为广告收入和游戏,近几年互联网服务收入呈增长趋势。“小米集团”硬件利润率低,且就目前集团和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硬件设备利润增长率不大。“小米集团”未来利润增长的重要节点在于其互联网服务收入,可从此入手,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