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各类单机,绅士游戏不断更新:https://www.acghua.com/
网站地址

低渗透油藏注采能力提升策略探析

news 发布于 2025-09-01 阅读(282)

张 杰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吴起采油厂,陕西 延安 717600)

引言

低渗油藏是采油厂高效勘探开发的主要阵地,部分区块经过多年的高强度开发,采油速度、采出程度、采收率,处于中高含水、低速、低采出程度阶段。注采能力的提升成为了影响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关键,由于低渗透油藏固定成本占比高,增量成本和运行成本低,为此要结合现有注采工艺的基础上把经济效益和实用性放在第一位,坚持“地面服从地下,地面地下相结合的方针,按照注采配套、简化工艺、节省投资”的原则,实现低渗透油藏的注采能力提升与优化。

1 水质提升策略1.1 源头水质控制

一是改造首站过滤器,一级过滤为体外搓洗核桃壳过滤,二级过滤为多介质过滤。二是优化污水药剂配方,30%NaOH 溶液替代碱度调节剂(Ca(OH)2+NaOH)。

1.2 沿程水质控制

1)健全沿程水质监控系统。主要从健全监控网络,建立预警机制;建立三级水质分析制度;建立月度考核兑现制度三个方面开展针对性措施。

2)加大注水站及管线清洗力度。主要包括:注水站精细过滤装置滤芯进行清洗;对注水管网系统采用表活剂+杀菌剂进行了化学方式清理;对注水站及管网系统采用“高压气脉冲”物理法清洗。

1.3 井口水质控制

确保井口水质达标率的关键就是要强化洗井,主要的措施有:定期洗井与按需洗井相结合;根据每一口水井的具体情况,配套固定洗井流程、可回收式方池子、活动罐车组等洗井方式;采用大排量洗井、氮气助排。近两年通过水质改性,并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清罐、冲洗管线、水井洗井,有效改善了注水水质,目前井口水质A1 级,满足了油藏注水开发需求。

1.4 储层注入水质控制

要通过优化投转注工艺的方式进一步做好注水储层保护。先用油层清洗剂预处理储层,清洗油膜(处理半径0.5 m),增加防膨剂与储层接触,后用大剂量小分子季胺盐防膨剂防膨处理(处理半径1.2 m),做好注水前的油层保护。

2 储层差异改造策略2.1 变密度射孔均衡渗流阻力

按照物性差异,改变射孔密度,减小层间渗流阻力差异,均衡产液剖面。对于层间为低渗透层水淹轻的情况,可以通过增加低渗透层流动能力的方式来减少高渗层孔密;对于层内顶部吸水差剩余油富集,要避开底部高水淹井段优化射孔部位。

2.2 分层酸化

对于层间差异(层系:不同层系岩性、物性、非均质性有差异),需分层系改造,一般是采用机械分层酸化工艺;对于是层内差异(层系内:层内非均质性和含水饱和度有差异),机械分层无法实现的问题需采用化学分层酸化工艺;对于岩性差异(岩性差异对酸液体系选择要求高)以及伤害差异(不同地层伤害类型及伤害程度差异),通常采用优选酸液体系的方式,主要有盐酸+有机土酸解除近井堵塞,缓速酸实现基质深部酸化,针对物性差、泥质含量高的层组,采用多氢酸减缓酸液体系对黏土矿物的反应速度,实现缓速酸化和深部酸化,提高基质渗透率[1-2]。

3 水驱动用控制策略

在开发投资大幅压缩的情况下,坚持稳产基础“费用不压缩、工作量不减”,确保措施摸排、设计优化、作业运行到日常管理环环相扣,注水工作提质提效,并分别从提高注采对应率、提高分注率、提高层段合格率三个方面开展措施攻关。

3.1 明确欠注原因,攻欠增注

导致油藏欠注的问题表现形式多样,主要要泵压低、储层物性差、分层欠注、炮眼堵塞、油层堵塞以及启动压力高等,对于泵压低、储层物性差、分层欠注、炮眼堵塞等问题可以采用物理增注方法来解决,具体对应的增注方法就是升压、储层改造、欠注层增注、氮气返排;对于油层堵塞以及启动压力高的问题,则可以采用化学增注方法进行解决,具体增注方法就是酸化增注及活性剂增注。

除了实施增注工艺优化以外,还可以实施增注管柱优化,如针对两层均欠注且物性差异大的井应用分酸分注一体化管柱;针对单一层需要增注的井采用投捞式分酸管柱、卡封单酸;对于管柱在井时间短的井采用不动管增注

3.2 加强分层注水,减轻层间干扰

通过数值模拟及矿场统计方法,针对纵向驱替不均衡,确定低渗透油藏分层注水政策界限(见表1)。

3.3 探索低成本堵水调配技术,提高注水利用率

针对注水小层多、层间压差大等问题,优化堵调工艺,降低层间压差,实现均衡水驱,有效注水(见表2)。

表2 调剖工艺对比表

3.4 持续加强动态分析,提高注水波及效率

通过动态分析发现含水在40%左右时采出程度增速变缓;无因次采油指数大幅度下降。可采储量大部分都在低含水期采出,因此,延长低含水采油期至关重要。开发实践表明超过60%的可采储量在低含水期采出。但是,低渗油藏渗透率低、提液难度大;平面注水方向性强、纵向单层突进严重,注水利用率低。为此,依据控含水、扩波及的原则在纵向上增加吸水层段;平面上扩大水驱波及范围的方式来应对,对于一般低渗透油藏则是分层系矢量调配扩大层间波及系数,具体来说就是:

1)对于高渗层水淹严重的层组,调配原则是:油水联动,注采耦合,调流场,延长低含水期;

2)对于低渗层动用程度差的层组,调配原则是:加强测调,强化注水,提高注采比,保持地层能量;

3)对于单层突进严重的层组,调配原则是:整体温和波动注水,弱化纵向矛盾;

4)对于需要分区调配的层组,调配原则是:见效方向低配,局部强配,差异注采调流场;

5)对于裂缝窜通,暴性水淹的层组,调配原则是:变井排波动注水,扩大非主力层波及,控制含水上升速度;

6)对于注水利用率低的层组,调配原则是:总体控制注采比,注采耦合。

4 低效井产能增效策略

在效益评价的基础上,剖析低效井的原因,加强非主力层潜力论证,优化剩余油富集研究,对具有较好增油效果的层进行补孔,释放油井产能,使无效变有效,并通过流场转换、优化间开、优化注采方式、细化日常管理等措施集中分类治理,促进单井效益提升(见图1)。此外,利用检泵时机,对低效井实施维护性措施,提高单井产能。

5 停产井恢复策略

低渗透油藏由于井网不完善、地层压力保持水平差,油水井低产低效停产停注,导致可采储量损失,而对于低渗透油藏来说,在高油价时代,通过加强停产井治理,盘活存量资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首先,分析停产停注原因,按照“效益优先”“恢复失控储量”、油水井一体化治理的原则,强化挖潜潜力评价,注重层系井网的重建,加强工艺适应性评价,制定合理的技术对策,进而深挖停产井增效潜力(见图2)。

6 结论

1)针对由于井网完善程度差、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导致油井低效的问题,进行了井网井距离与储层非均质适配,通过井网重构和差异化改造建立了适配井网;

2)针对由于注水配伍性差、注入能力低、层间吸水差异大、单层突进严重问题导致的油井低效问题,通过精细注水水质、攻欠增注、分采注水、堵水调剖的方式进行了注水质量与孔喉结构适配建立了有效驱替;

3)针对由于纵向上波及不均衡、平面注水方向性强问题导致的低效问题,开展了差异配注、脉冲注水方式研究,通过建立注水与均匀渗流适配实现均衡驱替;

4)针对由于储层污染产能低、压裂传导慢供液不足而产生的低效问题,通过应用酸化解堵和周期采油方式开展了采油与油藏供给能力适配,有效实现了降本增效。

标签:  油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