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各类单机,绅士游戏不断更新:https://www.acghua.com/
网站地址

“游戏做成这β样,制作人还好意思让我为故事买单?”

news 发布于 2025-11-29 阅读(602)

本月中,Steam悄然上线了一款新的国产独立游戏——《明末:浴火重生》(以下简称《浴火》)。

仅是听名字,你大概就能猜出这是款硬蹭国内某款知名3A大作的游戏。作为一款独立游戏,尽管《浴火》在制作水准上跟它的前辈相比还是望尘莫及,但在上线口碑这一块儿,二者却是难分伯仲,都被打进了“褒贬不一”的冷宫。

最初在看到这款游戏时,宣传片中慷慨的女性角色,曾让我误以为这是款“健身”游戏。而在我亲身体验一番后,下半身的事儿也来不及想了,就是单纯地好奇,这样一款程序全是BUG、美术全是AI,玩法还极为俗套的“答辩游戏”,到底是谁在玩啊?

(最可恶的是没我想的那个!)

总体而言,《浴火》是款融合了些许RPG元素的文字冒险游戏。玩家要扮演穿越到明末背景下的青年“魏邪”,在乱世中凭借自己的才智游走于各方势力,结识各路女性角色,最终成就一番伟业。

因游戏上线前几乎没做过大规模内部测试,游戏上线之初BUG数量非非非非非常多,多到让人有些头皮发麻。

像什么好感度卡任务进度、角色对话异常、UI交互没反应等等都只算小打小闹,游戏还有存档异常(导致回档),游戏完全进不去等极度逆天的恶性BUG,不禁让人怀疑,这难不成是个整蛊游戏?

(甚至其他开发者在完全不看代码的情况下,都能直接指出他游戏BUG的出现原因,很低级)

除此之外,游戏的美术也基本全是AI,几乎绝大多数的立绘与场景都是由AI生成,属于是一眼AI的程度。

(作者对此也很坦诚,在商店页面就写了)

至此,以过往的经验来看,完全能够将这款粗制滥造,毫无诚意的游戏定性为“答辩”,也能将游戏制作人钉上耻辱柱,列为打着国产题材骗人的行业败类之一。

倘若一切仅是如此,这款游戏似乎也并不值得在这里被提起,但就像接过的那些RPG任务一样,在这些简单表象的背后,似乎总藏有一些隐情。

在游戏正式上线的第二天,游戏的开发作者“阿拉丁巴图”(以下简称阿拉丁)就在B站发布了一则道歉视频。

阿拉丁是个43岁失业了的老美术,长相非常有特点。长脸、宽鼻,法令纹凹得像沟壑,发际线对脑门退避三舍,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成年人的心酸和无奈。

在做独立游戏前,阿拉丁在上海从事其他行业的美术设计工作,也许是因为天赋平平,又或者是大城市就是这么累,他经常加班到深夜,回家睡过四五个小时,又要用很久通勤路程去上班。

这段工作搞得他身心俱疲。于是在去年10月份,他毅然决然地辞职了,就此陷入了中年人的焦虑危机中。

在找不到工作的这一年多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事,写过小说(签约了两本,但没什么收益),用AI做故事视频、写原创歌曲,但发布在网上后,结果都是不温不火。而他的自媒体业务也可以说是一塌糊涂,持续运营两三年,如今粉丝都未能到达1W。

(说实话,他在短视频上也没少花心思,又是连更又是整活,但也没火)

说句有些伤人的实话:“他的天赋也许并不在此。”

今年7月底,他又将自己的事业投身到了游戏开发中,综合自己之前各方面的经验,加上自学的UE5开发,便有了《浴火》的雏形。

像许多独游作者一样,他也在短视频平台连载自己的开发日志,也会直播自己的游戏开发,但结果都收效甚微,无人在意。掰着手指算,《浴火》从立项到上线可能不到半年的时间,对于开发经验不足的他来说,如此草草上线所能呈现的质量,他心里也清楚。

但实在没办法。

(阿拉丁在道歉视频中红了眼眶)

此前各种尝试的失利,让他陷入了极度焦虑中。生活各种方面的挤压让他无法再扛着压力打磨,他急需给家庭一个交代,也给自己一个交代。

因此只能先发后改了。

初听他的故事,其实我也像许多“好评”玩家一样,因他的经历而动容,尤其是当自己已成家立业,很能共情那种失去竞争力的平凡作者,在巨大生活面前的无力与沧桑。

因此当他的游戏打折后仅有一杯奶茶钱时(9元),当他积极推进和修改游戏问题时,我是愿意买上一份,支持一下的。

只是在这一过程中,令我有些迟疑与困惑的是,作为一名以游戏体验为核心的玩家,当独立作者的开发故事逐渐成为游戏加分项时,其是否能在口碑上弥补游戏质量上的缺陷?而我们又是否该为这样的独游买单呢?

这似乎是目前许多游戏面临的问题。

根据此前V社员工Erik Peterson在2025科隆展上分享的数据,目前简体中文玩家已经超过英语,成为目前Steam上第一大用户群体,占比高达33.6%。

如此庞大的用户数量也代表着广阔的游戏市场,除了让越来越多的厂商更为重视国内市场,也在本土催生出了一大批专注独立游戏开发的作者。

相较于曾经极高的游戏开发门槛,如今可视化的游戏引擎、内容丰富的资源商店,以及能够在各种层面提供辅助的AI,都让普通人也能够接触到游戏开发。

因此在如今各个短视频平台上,诞生了一大批独游作者的账号。他们有人是在大厂任职的精英,也有的是0基础萌新,还有专门教别人做游戏,进而收割学费的开发老炮。

(短视频开发日志,一方面能先吸引一波玩家,另一方面视频收入也能反哺开发成本)

鱼龙混杂的环境,也让产出的独游质量良莠不齐。此前,玩家普遍都仅是以游戏质量为根本,但如今在“开发日志”,制作人故事等种种盘外因素的加持下,玩家很容易吃下这张感情牌,为游戏的上线买单。

尤其是自《黑神话:悟空》大火后,支持国产游戏的呼声愈发高涨。

当游戏初期完成度不高,质量堪忧时,尽管许多玩家会相信制作人持续更新优化的承诺,但面对后续非爆款游戏的销量下滑,又有多少给你讲过故事的作者愿意(能够)信守承诺呢?

也许当某一天你回顾自己的游戏库存时才会想起,当初那些给你承诺的独立游戏,最后都悄无声息地在某年某月间无疾而终。

从初心来讲,或许每名中国玩家都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国产游戏出现,也愿意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去竭力支持那些独立开发者。但当有越来越多鱼目混珠的产品诞生以后,被打感情牌的玩家也许更该慎重,莫让自己的一片赤诚又喂了狗。

说到底,我们支持的不应只是一个悲情故事,而是故事背后那份在逆境中仍未熄灭的、想要创造点什么的微弱火光。只是这束光,究竟能照亮多远的前路,仍需时间与作品本身来证明。

说回《浴火》,游戏9元折后价(原价15)卖出了近3000份,这个数量对于一款小体量独游而言,其实不算多也不算太少。尽管我其实并不看好作者的开发能力,也难以相信他能在后续将游戏打磨得多好,但在经过一番思想挣扎后,我还是买了一份游戏。

(《浴火》目前游戏质量依旧欠佳,大家谨慎入手)

一来是价格并不算贵,二来作为一个同样面临中年危机的男人,在看过他一路走来的故事,实在没抗住那下红了眼眶的感情牌。

也许只需要几个月,游戏悄然的断更就会狠狠打我的脸。但同样是打脸,我更希望这一份份帮他抗住生活的9块钱,能换来更夯实、更真切的游戏体验。

希望如此吧。

标签: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