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戏资讯翻译与分析
媒介与社会的关系:从麦克卢汉的视角
回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了一个观点——并创造了一个朗朗上口的短语——至今依然具有令人震惊的洞察力和预言性。“媒介即信息”是你可能听过的术语;麦克卢汉强调的是媒介的本质,而非其所传递的内容,它对社会的影响远比内容本身更为深远。 无论是小说、报纸、电影、电视、广告牌、商店招牌,甚至如果他有个察看的水晶球,或许还能包括网站或推文,媒介的运作方式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认知与思想,这些变化比其内容更微妙但更根本。麦克卢汉以广义视角看待媒体,但经常关注电影;而他或许会对21世纪社交媒体如此迅速地扭曲国家话语感到验证了他最初的预言。
社交媒体的影响
“让制片厂提高收费,可能就像是金头颅试图礼貌地阻止潮水涌来一样无效。”
媒介在商业与经济中的作用
我们可以笨拙地将麦克卢汉的见解应用到商务或经济范畴。媒介,平台、渠道、店面或你所认知的任何载体,起着决定性作用,它们塑造着消费者的期待和欲望。我们关注媒介所传递的内容,比如游戏本身在媒体中的讨论、评测,和学术论文中的分析。 但在底层,媒介的变化——比如硬件平台、发布渠道、数字商店——对消费者的思维和互动方式带来了更深刻的变革,远超于内容本身的变化。麦克卢汉预料到这一点,正如我们看到的:游戏控制台、数字平台和零售渠道,都深刻影响着大众对游戏乃至社会其他方面的认知。
价值感知的演变
这些变化中,最具冲击力的是价值感知。人们在决策是否付款时,往往会潜意识中进行私人的价值评估,这其实是基于经验与预期的计算模型。这一模型像贝叶斯推断一样不断被更新,反映出你对“物有所值”甚至“货币价值”的看法。媒介对这些认知影响巨大:过去支付的金额、竞争产品、商品呈现方式、是否涉及实体物品或现金交易,以及支付时间和方式,所有这些信息都在无形中影响着消费者的决定。
独立游戏与移动游戏的未来
“独立游戏领域明显正走向多年前移动游戏的‘深渊’。”
本周,我在两次场合想到麦克卢汉。第一次是阅读迈克·罗斯对Steam平台中独立或中档游戏生存状况的深度报告——状态迅速恶化。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平均每款游戏的收入已低于独立创作者的生存线,而是日益明显的“价格战”趋势:价格不断下降,且毫无回头之意。 罗斯建议工作室应提高售价,而我认为这只像是金头颅试图阻挡潮水——早在智能手机游戏的前几年,这场价格战已经上演过。PC数字商店起步较慢,但沿着同样的轨迹发展:高价AAA大作带来了丰富的起点,玩家对价格和价值的认知有着一定的惯性。虽然如此,价格逐渐走低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产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曾几何时,实体店销售的传统商品被数字下载逐渐取代,价格的压力带来了行业的巨大变革。这一趋势在移动端尤为明显,但PC市场仍在逐步适应变化。市场初期凭借高价大作积累的用户价值感曾带来缓冲,但随着价格战的持续深入,行业格局或将彻底改变,创新和差异化成为关键。
常见问题解答
Q: 为什么媒介的改变会对玩家的价值感知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因为媒介影响人们获取信息、支付方式和商品呈现的全部环节,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期待与判断。不同的媒介传递不同的体验和价值感,使得玩家的付费决策受到深远影响。Q: 独立游戏的未来趋势会如何发展?
随着价格持续下降和市场竞争激烈,独立游戏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但同时也促使开发者不断创新、寻求差异化策略,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特色鲜明的小众作品,形成新的生态格局。数字化销售平台的挑战与未来趋势
在不从根本上改变消费者的认知和评价的前提下,数字平台只能在现有的框架内进行变革。
苹果 Arcade 的出现与意义
苹果 Arcade 的存在,旨在为移动平台上的免费付费(free-to-play)模式提供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相比之下,独立游戏市场似乎正逐渐走向与多年前手机游戏相似的困境。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认为,游戏应该在前期免费;他们并非出于盗版的心态,而是认为“这就是我喜欢的其他游戏的玩法,为什么其他游戏要我在玩之前付费”。
在像Steam这样竞争激烈、开放的平台环境下,这种趋势推动我们在短短几年内,消费者只愿意考虑“零价格”。
市场与消费者的心态变化
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在其他数字商店中,这一过程会有不同的演变。信息的媒介就是信息本身;平台定义了用户的认知。开发者们之所以不断压低价格,并非出于贪婪,而是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很快,优惠的价格空间将愈发狭窄,任何价位对大部分消费者而言都可能“过高”。
“这是个难以打破的恶性循环,事实证明还没有人能在移动端成功扭转局面。”
苹果 Arcade 的战略与行业启示
当苹果正式推出 Arcade 服务,公布价格并展示了相当吸引人的游戏阵容时,仿佛让人重新想起了麦克卢汉的理论。此次苹果 Arcade 的推出,时间点巧合地与一些行业报告同步,代表着从当前独立游戏所处的艰难阶段,迈向一个尝试重新平衡、让其他商业模式得以运作的阶段。
Arcade 产品定位主要面向那些喜欢游戏但反感“免费付费”机制的用户。同时,也有明显的家庭导向倾向。一旦服务稳定下来,它很可能提供屏蔽内购的选项,成为父母们可以放心让孩子使用的平台。归根结底,这也是对移动游戏主流观点的一次突破。它试图跳出移动端那套盛行的“免费为王”的模式,反映出PC市场部分玩家开始探索的新方向。
未来前景:免费模式的不可逆转
如果 distributing 的成本为零,不存在任何壁垒,且主要市场玩家纷纷推行$0的定价策略,消费者的认知必然会发生巨大变化。这势必导致前期免费的趋势不可逆转,企业必须寻找新的收入来源。
不少现有愿意为独立游戏付费的玩家,可能不会喜欢这个结果。同时,开发者也会寻找其他盈利渠道,比如广告、赞助、商品销售等,来替代过去基于售价的盈利模式。未来,支持 Patreon 的免费游戏或广告支持的模型,可能会成为行业的新常态,而传统的$10、$15、$20的小众市场将逐渐淡出。
难以突破的循环
这个恶性循环在移动端尤为明显,即使苹果等尝试推出 Arcade,也难以改变这种局面。游戏的特点使得订阅式模式比音乐、电影更难复制,终究注定难以大规模普及。
在PC市场,没有一条围绕“自建围墙”策略的公司能完全掌控局面。我们不应期待从实体转向数字后,旧有的商业模型和消费者习惯能持续不变。惯性带来了短暂的繁荣,但我们正迅速接近一个临界点——开发者必须适应新现实,否则就会面临商业灭亡的危机。
常见问答(FAQ)
Q: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平台推行免费模式?
A: 这是因为消费者的认知逐渐变化,倾向于“先免费试玩”,且平台为了竞得市场份额,不得不降低售价甚至实践免费策略,从而形成难以逆转的价格战循环。
Q: Apple Arcade 与传统免费游戏相比,有何优势?
A: Apple Arcade 提供没有内购的订阅方案,给家庭和不想接受免费付费机制的用户更安全、更稳定的体验,也代表了行业试图突破“免费为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