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上游戏中的仇恨与骚扰现状报告
本周,反歧视联盟(ADL)发布了其年度在线游戏中仇恨与骚扰的调查报告,不出所料,这一问题依旧严重。
令人担忧的统计数据
数据显示,86%的美国18-45岁在线玩家在过去六个月内经历过骚扰,这一比例连续四年持续上升。这一数字令人震惊,反映出在线游戏环境中的仇恨与骚扰问题仍尤为严重。
详情阅读时,可以看到更多令人忧虑的统计数据,揭示了网络游戏可能成为青少年与成人在里面肆意排洩仇恨和不良情绪的“下水道”。
报告中的行动建议
报告最后提出了多项应对措施,分为七点针对游戏产业,两个建议提出给政府,三点为文明社会整体提出,还有三点专门为家长和教育者设计。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报告中并未明确呼吁那些散布仇恨和骚扰的人停止他们的不良行为。
育碧的“公平游戏”计划
幸好,育碧公司(Ubisoft)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启动了其“公平游戏”计划(Fair Play Program),以应对在线骚扰问题。本周,该计划也正式上线。
公平游戏计划的目标与执行
该项目旨在消除在线游戏中的毒性行为,是行业内广泛认同的目标。虽然目标一致,但实现的路径复杂,因此难以断言哪种策略最为有效。育碧表示,此次实施是“越多越好”,相信团队正本着为玩家营造更健康环境的初心努力,并尊重所有希望改善行业的人士。
计划内容与用户体验
目前处于公测阶段,计划以提供技巧、事实、YouTube视频和测验等多样内容,帮助玩家认清毒性行为,促使其减少不良行为。整个程序共分五部分,按照育碧的估算,总时长约22分钟。
然而,整个体验有点像公司内部关于性骚扰或内幕交易的培训模块。不同之处在于,育碧并没有“付钱让你学”的方式,而是希望玩家自愿花时间学习相关内容,从而改善行为。
数据收集与隐私
参与者需要用育碧账户登录,育碧会收集和处理相关数据。育碧的代表说:“作为育碧连接生态系统的一部分,Fair Play计划需要通过育碧账户连接。该计划目前为测试版,我们需要了解玩家如何使用该平台,以不断优化内容,确保提供最相关的建议。我们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方式与其他平台类似。”
虽然需要注册账号可能令人感到繁琐,但这也是育碧试图获悉用户行为、提升服务的一环。
试玩体验与个人观察
出于职业调查的需要,我也参与了该计划,试图了解内容。第一次测试是一份五题的关于游戏中毒性行为的问卷,由于每题都以“在你看来”为前缀,且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即用户猜测0%到100%的百分比,令我感到有些怪异。这种呈现“你知道了吗?”事实的方式略显奇怪,但无 harm。
性格与触发点测试
第二部分是关于“你的个人触发点”的问卷,类似性格测试,涉及15个陈述,比如“我不喜欢队友不遵守约定”或“心情不好时,我喜欢玩游戏”。我通过四点量表回答,反映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反应。这一环节虽略显繁琐,却可以帮助玩家更好理解自己,从而调整行为。
常见问题解答(FAQ)
Q:育碧的“公平游戏”计划是否有效?
A:目前处于测试阶段,效果尚未全面显现,但通过教育和引导,理论上有助于减少毒性行为,改善社区氛围。
Q:参与此计划是否会影响我的隐私?
A:需要用育碧账户登录,育碧会收集相关数据,但表示会按照行业标准处理信息,用户应根据个人隐私偏好决定是否参与。
游戏资讯:Ubisoft的“保持冷静”心理训练与在线行为管理
自我反思与 tilt(情绪失控)检测
近期 Ubisoft 推出了一款利用 tilt(情绪失控)感应技术的游戏内工具,旨在帮助玩家识别自己在游戏中的情绪变化,从而进行自我调节。这款工具在玩家完成一项关于引发怒火原因的测验后,会生成一张图表,将引发玩家怒气的原因归纳为五类:失败、沟通不畅、挑衅、情绪问题和感知不公。网站还会提示你“当你遇到这些原因时,保持警惕”。
尽管这是自Wii第三方软件阵容以来,少见的将 tilt 感应技术应用于游戏的尝试,它更像是对自省、正念和情绪管理的一种呼吁,但实际上内容缺乏深度,流于形式。
视频内容:对抗毒性行为的教育
软件的第三和第四部分是纯粹的YouTube视频内容。第一段视频由职业选手解释,保持冷静的头脑有助于表现更佳,不易被激怒;另一组视频共八个短片,内容围绕如何应对游戏中的毒性行为,强调“不喂 trolls”和举报不良行为。这是Ubisoft反复强调的核心理念。
配音还提到:“在Ubisoft,许多人每天都在阅读并采取行动对抗有毒玩家。你可以放心,你会得到支持。你对对手采取行动,包括举报和屏蔽。”
然而,有批评指出,Ubisoft似乎在将清理在线空间的责任推给玩家,尤其是在公司高层甚至公开承认偏袒施害者的情况下。这一行为引发了对公司立场的质疑。
公司责任与玩家的角色
CEO Yves Guillemot曾表示:“现在已经清楚,某些人的行为背叛了我所信任的价值观,这让我成为了真正的受害者。”这在2020年的丑闻之后被公开讨论。与此同时,Ubisoft的Fair Play计划鼓励玩家举报和应对不良行为,但也让人质疑公司是否真正承担了改善生态的责任。
游戏中的建议包括:“不要被挑衅,不要成为滋事者,否则可能会被处罚。”
“重新开始”计划:改变行为的承诺
完成前四个模块后,玩家可以参加“Start Anew(重新开始)”环节。Ubisoft鼓励玩家“承诺面对自己的 tilt,选择要改变的行为,并制定策略”。
这些承诺从模糊到无关紧要不等,比如对愤怒放弃或暂停游戏的承诺,包括深呼吸三次。这些措施被用来鼓励玩家减少负面行为,改善游戏体验。
不过,这些承诺大多偏向表面,真正的解决方案——比如暂停游戏、远离争端或者转向更平静的爱好,却鲜少提及。这背后似乎是为了维护高用户活跃度,而非深度改善玩家的心理健康。
关于偏激内容与未来展望
值得注意的是,Ubisoft的方案没有具体措施应对如白人至上主义、 Holocaust否认及种族歧视言论等问题。根据ADL的调查,在线空间中的这类言论正逐渐增加。例如,Rainbow Six: Siege曾有17%的成人玩家在过去六个月遇到白人至上主义者,而《使命召唤》等热门游戏中的相关比例更高达44%。
虽然有责任心的玩家偶尔也会表现出不当行为,但这只是少数情况。公司对这些现象的应对仍然有限,令人质疑其真正的意图与效果。
常见问答(FAQ)
Q: Ubisoft的 tilt 感应功能真的能帮助改善游戏体验吗?
目前看来,这一功能更多是象征性的,缺乏实际的干预措施和深度指导,难以对玩家的情绪管理产生实质性帮助。Q: Ubisoft是否提供有效的措施应对游戏中的有害内容?
公司鼓励玩家举报不良行为,但缺少整体体系和政策支持,难以从根本上遏制毒性泛滥的问题,尤其是在针对偏激言论方面尤为欠缺。(此内容字数控制在1000字以内,内容简练且涵盖主要信息,方便在WordPress中使用)
游戏社区中的责任与挑战:Ubisoft的多重努力与反思
在游戏中,积极参与“公平游戏”项目、真心承诺“重新出发”或尝试不同的玩法模式的玩家,实际上也有可能成为网络仇恨和骚扰的源头。这种双刃剑现象引发了对游戏社区责任的深刻思考。
Ubisoft的“公平游戏”计划:意图良善但责任有限
我不怀疑Ubisoft的“公平游戏”计划出于善意,但该计划主要专注于引导玩家如何应对游戏中的问题,重点落在玩家身上,而未提及Ubisoft自身的责任。Ubisoft既没有明确承诺公司会采取多大力度来净化社区,也没有提供具体的执行措施。
Ubisoft的其他反毒措施:尝试与局限
例如,Ubisoft曾与Riot Games合作推出“零伤害通信”项目,旨在利用AI自动检测和处理不文明言论。然而正如我们评论员Rob Fahey所指出的,这样的技术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带来“害多于利”的结果。
旧有的自动审查尝试:Rainbow Six Siege的案例
2018年,Ubisoft为Rainbow Six Siege引入自动禁令系统,对使用种族歧视词汇的玩家立即采取封禁措施。效果虽然显著,但由于封禁发生在比赛中,导致被封玩家的队友也被牵连,被动受益的队友不得不在没有违规行为的情况下,面临不公平的局面。几个月后,Ubisoft放弃了自动封禁,转而采用事后审查的方式。
这一系列措施显示,Ubisoft在处理社区问题上,选择了以宽容为主的策略,却也暴露出在责任归属和效率上的矛盾和挑战。
公众对责任归属的反思
“社区管理”的复杂性让外界难以指责某一方完全责任。毕竟,Ubisoft创建了这些游戏,定义了玩家互动的方式,制定了社区规范,并负责执行。而更重要的是,Ubisoft通过这些社区获得了持续的利润。
虽然玩家、第三方平台、甚至监管机构都应参与其中,但保持一个健康的游戏社区,最终应由游戏公司承担全部责任。任何试图将责任推卸到玩家或其他方的行为,都是不公平的。
总结:社区健康的共同责任
维护一个公平、包容的游戏环境,不仅仅是游戏公司的义务,也需要玩家积极配合。但不可否认的是,游戏开发商必须承担起主要责任。从出品到政策执行,Ubisoft在这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只有公司真正履行责任,社区的秩序才能得到长久的保障。
相关报道与业界动向
企业责任与发展:公司在责任感中的表现
我们调研了14家公司在责任采购方面的表现,发现没有一家企业在去年有所改善。索尼和微软表现较差,而亚马逊和Valve则几乎没有表现出兴趣。
微软的市场策略:挖掘垄断与竞争
资料显示,微软曾多次通过收购阻挠竞争。例如,参照其收购Zenimax的行为,FTC指出微软曾承诺不将游戏排除在其他平台外,但实际上在交易完成后,微软的策略发生了变化,显示出其“挟控市”的企图。这使得行业竞争变得更为复杂,也让消费者受损。
微软与《使命召唤》的未来计划
微软承诺,若收购成功,将持续在任天堂Switch和Steam平台发行《使命召唤》系列,体现了其对多平台发行的支持。Activision Blizzard高管Jeb Boatman在内部邮件中暗示,微软“言出必行”,坚定了其平台多样化的承诺。
常见问题(FAQ)
Q:Ubisoft的“公平游戏”计划能否真正改善游戏社区环境?
A:“公平游戏”计划旨在引导玩家自我约束,但对于解决根本的社区问题,仍需要Ubisoft及行业整体的深入改革和责任承担。仅靠玩家自觉难以根除毒性,企业责任更加重要。
Q:游戏公司应承担哪些主要责任以维护社区的健康?
A:公司应制定合理的社区规范,提供有效的监控和处罚机制,及时处理违规行为,同时推动社区文化的正向发展。最重要的是,企业应以身作则,履行其在社区管理中的主导责任。
游戏资讯精选
员工工会化进展:微软Xbox与ZeniMax QA员工的无异议投票
近日,CWA(Communications Workers of America)主席Christopher Shelton 对微软Xbox的行动表示支持,称其允许约300名位于马里兰和德克萨斯的ZeniMax QA员工在未来四周内进行无异议的工会化投票。这一举措被视为员工争取权益的重要一步。早些时候,工会放弃了对动视暴雪收购案的反对,换取了一份不干涉协议,展现出工会在行业中逐步增强的影响力。
关于《暗黑破坏神4》的员工心声
一名前暴雪奥尔巴尼员工在谈及《暗黑破坏神4》开发困境时表示:“你会觉得,天呐,我似乎在为邪恶的一方工作。我的所有工作似乎都被这个公司名弄脏了。” 这反映出Activision Blizzard丑闻对员工士气的巨大冲击,特别是在公司提拔暴雪奥尔巴尼/Vicarious Visions工作室主管Jen Oneal为联合领导后数月,她因公司拒绝支付与男同事相等的薪酬而辞职。
行业新闻:游戏媒体裁员持续
令人惊讶的是,除了微软和动视暴雪之外,本周还有其他不相关的新闻。自去年7月以来,IGN已经成为报道游戏媒体裁员的最新一员,加入了Polygon、GameByte、Game Informer、Future、Fanbyte、G4(两次)和Vice等多家媒体。到目前为止,已累计报道了9起裁员事件,显示出游戏行业整体的动荡与压力。
暴雪前创意总监处罚声明
一名前暴雪艾尔洛吉(Bend Studio)创意总监的评论引发了公司声明。该公司发表声明称:“我们知道前任创意总监关于《Days Gone》作品的个人观点,并不代表Bend Studio及其团队的立场。”此前,这位前创意总监在推特上发表争议言论,暗示游戏未获好评是由于技术问题、评测人不专业以及“意识形态敏感”的评论者的影响。今年,他曾在David Jaffe的播客中承认被暴雪解雇,是因为他“具有破坏性”,还坦言自己“不是善于与人相处”,多次接受培训以改善管理能力。
Epic Games儿童账户上线缓慢
Epic Games花费了整整4年时间才在Epic Games Store推出带有家长控制的儿童账户,包括语音聊天、消费和社交媒体等功能。这对一直依赖《堡垒之夜》(Fortnite)的年轻玩家来说,无疑是个令人失望的消息,尤其是在公司如此依赖年轻玩家的情况下,却花费如此之长才做到基本的保护措施,暴露出平台在用户保护方面的不足。
索尼开发者涉嫌内幕交易
过去两个月,索尼的游戏开发者中村裕司(Yuji Naka)因涉嫌内幕交易被捕两次。此事件再次聚焦于游戏行业中的道德与法规问题,也引发公众对大公司内部管理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