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橙蓝调》开发者背景介绍
《绿橙蓝调》(Evergreen Blues)的制作团队由曾是音乐人的开发者组成,二人合作开发了这款玩家可以为角色选择歌词并由角色演唱的游戏,自然带有浓厚的音乐气息。
创始团队的音乐与游戏之路
David Su 与 Dominique Star 最初是在乐队中相识。随着时间推移,两人都对游戏作为音乐互动的探索产生了兴趣,但他们走了不同的道路,最终共同开发出了这款在 PAX East 展示的免费旋律游戏。
Su 说道:“我在现场表演中尝试了许多音乐互动和观众参与的实验,记得我玩过 Biophilia 和 The Stanley Parable 后觉得:哇,游戏真是探索这类内容的完美媒介。” 他补充说:“我最早制作的游戏是一款3D平台游戏,玩家基本上在穿越不同的歌曲段落。”
Star 回忆道:“我在游戏领域的起步比较尴尬,曾经修改一款叫做《Babyz》的早期00年代的婴儿模拟游戏(Babyz)。当然,这是一个婴儿养成模拟器。之后我自然过渡到《模拟人生》,开始了解皮肤和模型的重要性。对我来说,游戏的感受和风格非常关键。”
他还补充说:“音乐对情感的影响常在不经意间发生,这和游戏让玩家表达自己的方式很相似。”
开发团队的合作与理念
Su 表示:“在我们自己的游戏中,Su 常常会向我抛出一些想法,我会帮助他梳理故事线的连贯性。我开发游戏更多从玩家的角度出发,我几乎一直在玩新游戏;而Su 则更多从艺术和机制的角度考虑。”
这对搭档此前的合作并不局限于《绿橙蓝调》,他们早在2018年就合作过一款名为《季节》的游戏,玩法类似于逐行选择歌曲歌词的机制。
一年前,在Su 写作硕士论文期间,他建议将这一机制进一步探索,并增加多人玩法。这一实验得到作曲家Tod Machover、Harmonix联合创始人Alex Rigopulos以及数字艺术家Zach Lieberman的指导与反馈,最终孕育出了《绿橙蓝调》——一款由六首互动歌曲组成,玩家可以通过创建故事驱动的歌曲体验的游戏。
为何选择音乐作为核心机制
Su 解释说,选择音乐作为多款游戏中的共同机制,是因为音乐与游戏在影响观众方面具有天然的相似性。
Su 表示:“我觉得音乐和游戏都具有一种迷人的潜意识影响力,音乐能够以微妙的方式影响情绪,而玩家在不经意间便能感受到——这和游戏让玩家表达自我、创造体验的方式非常相似。”
他强调:“将两者结合,观察音乐与玩法如何交织出不同的趣味,对于我来说,已经成为一种执念。”
游戏中的音乐与歌词机制
虽然许多游戏也会把音乐作为叙事或机制的核心,但《绿橙蓝调》特别依赖其六首歌曲,尤其是歌词和玩家的选择,为游戏增添了限制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由的空间。
Su 提到:“我们常用带有歌词的音乐,这在某种程度上最为自由,因为你可以用整个谱系进行玩法。”
他继续说:“音乐能描绘更抽象的画面,也能直接引发观众的情感,而无需绑定到具体画面。同时,具体的画面或文字对某些情境也十分有帮助。”
“不过,以歌词为基础的作品在本地化方面较为困难,如果要将歌曲字幕翻译成其他语言,需投入大量资源,因为用不同语言去听感体验是不一样的。”
游戏配音与玩家互动体验
Star 作为歌手,负责游戏中的声线。在等待玩家选择歌词时,角色会发出配音——在我在 PAX East 试玩的演示中,声线总是与前面台词的节奏和气氛协调得非常合适。
常见问答 (FAQ)
Q: 《绿橙蓝调》中的歌词选择会影响游戏走向吗?
A: 是的,玩家所选择的歌词会驱动角色的演唱内容,进而影响故事的细节和游戏的整体氛围。
Q: 这款游戏是否支持多人合作?
A: 支持。游戏可以由一名玩家控制两位歌手,也可以进行双人合作,让两位玩家共同创作歌曲,体验互动的乐趣。
```html游戏制作过程中的挑战
Star 描述了在录制单词时面临的细节挑战:“我们会单独录制每个单词五到六次,确保每个词的表现一致,避免拼接时让人觉得跳跃或不自然。” “这个过程非常繁琐,我记得结束后我说我再也不想做这事了。”
多角色合作的复杂性
当涉及到两个角色一起歌唱时,制作难度更大。Su 说:“这比单独操作复杂得多。尤其是在两个人同时演唱不同节奏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整体歌曲的结构和和弦连贯,是个难题。”

不同路径带来的情感变化
“虽然每首歌有共同的主题,但根据选择的歌词,不同的演唱路径能带来迥异的情感体验。” Su 解释道。“比如,在一次通关中,角色A唱完整个节奏,而角色B还只是刚刚开始一句;在另一次,角色B完成一节歌,角色A还在半途中;还有时候,两者几乎同时结束。”
尝试与调整
“我们曾尝试将这个体验变得更长一些,但最终发现这并不符合游戏的定位。”
David Su
解决复杂同步问题的方法
为应对多样的时间演唱场景,团队设计了两方面方案。第一,采用异步和声进行,通过玩家的选择触发和声变化,使歌曲更具个性,跟随玩家而非主导;第二,设立关键节点,避免一方提前太多,保持同步。虽然第二个方案不如第一个巧妙,但起到了作用。
《 Evergreen Blues 》的主题与玩法
这款游戏的核心是音乐,歌曲之间没有明确的叙事线索,但主题彼此贯穿。角色在游戏过程中演唱、演奏,角色间的关系多由玩家自行诠释,Su 形容:“更像情绪变化的展现,而非故事驱动。”
游戏的叙事和艺术表现
“没有具体的故事线索,游戏的连贯性来源于反复出现的动机和意象,以及音乐和歌词上的变奏。此外,核心玩法也维持着整体的统一。最初只有这个机制,但 Dominique 协助我们将内容串联成更像一首诗,而非仅仅是演示。”
《 Evergreen Blues 》到底是不是一款游戏?
虽然“非传统”是否属于游戏的争论常常被提出,但 Su 坦率表示他们的作品在定义上有些模糊:“我们可以说它是互动歌曲集,但有时候说游戏更方便。”
未来项目与定义
Su 提到他们正在开发另一个类似的项目,更倾向于“更完整、更丰富的体验”。不过,目前称其为视频游戏,也只是方便的说法。“我们一直称之为一系列互动歌曲,但有时也叫游戏。”
他补充道:“我的朋友 Tamara Duplantis 曾提出一种理论,将互动音乐体验划分为乐器、玩具、声音艺术、游戏等类别。我觉得《 Evergreen Blues 》介于声音艺术与游戏之间。”
常见问题解答 (FAQs)
Q: 《 Evergreen Blues 》是传统意义上的游戏吗?
A: 不完全是。它更多是一种互动艺术形式,融合了音乐、叙事和玩家选择。虽然在一些方面类似游戏,但也带有明显的艺术表达元素。
Q: 这个项目未来会发展成完整的游戏吗?
A: 目前他们正在开发更完整的版本,将涉及更丰富的角色和故事线,但仍会保持其音乐互动的核心特色。
```